-
簡介:專業(yè)認同是影響大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本文以自編問卷為基礎,調查應用心理學教學模式對專業(yè)認同的影響,研究影響專業(yè)認同的自變量,對應用心理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具有借鑒意義。本研究運用文獻法、問卷法、訪談法、對比法等研究方法,通過分析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整合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編制了專業(yè)認同問卷,探討應用心理專業(yè)認同的特點,得出結論(1)應用心理學專業(yè)認同總分及情感性、行為性和認知性因子得分高于中值得分,適切性因子得分略低于中值得分,表明應用心理學專業(yè)認同處于中等水平。(2)應用心理學專業(yè)認同不同年級在行為性、適切性、認知性、專業(yè)認同總分維度,均有顯著性差異。其中,大二學生在行為性、認知性和專業(yè)認同總分維度上得分顯著低于大三、大四學生;大二學生在適切性維度上得分顯著低于大三學生。(3)應用心理學男生女生的專業(yè)認同在總分及四個因子上均未達到顯著差異。(4)應用心理學專業(yè)本科生的專業(yè)選擇主體對專業(yè)認同在總分及四個因子上均未達到顯著差異。在行為性維度和專業(yè)認同總分上,自主選擇專業(yè)的學生顯著高于調劑的學生。自主選擇心理學的學生專業(yè)認同感及專業(yè)學習行為高于調劑到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5)應用心理學專業(yè)本科生在行為性、認知性和專業(yè)認同總分維度上與“成績排名”呈現(xiàn)顯著相關。成績?yōu)榍?0%的行為性因子和認知性因子得分顯著高于成績?yōu)榍?0到70和成績?yōu)楹?0;成績?yōu)榍?0的專業(yè)認同總分得分顯著高于成績?yōu)楹?0。(6)應用心理學和教育學兩個專業(yè)的2011級學生在情感性、適切性、認知性維度存在顯著差異。應用心理學在情感性和適切性因子得分顯著高于教育學;教育學在認知性因子得分顯著高于應用心理學。(7)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講授法、教師互動和教師依賴也是專業(yè)認同的自變量影響因素。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9
大?。?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現(xiàn)代心理學有許多基礎信念心理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相對立心理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心理通過言語和行為表現(xiàn)出來心理學因此得以借助言語、行為的中介了解或反推人的心理語言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圖畫等等社會建構論心理學強烈要求消弭主客思維它認為第一主客體的分離和對立是一個錯誤離開感知的心靈就沒有任何存在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經驗中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主客體統(tǒng)一的、經驗的世界第二任何反映都依賴于反映者的前理解對任何對象的解釋從來就不是對某個先行給定的東西所做的無前提的把握而是在先有、先見、先把握中先行給定了的第三要用言語和行為表達內心世界必須首先能夠準確地識別各種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但心理不同于物質它沒有大小沒有形狀沒有重量我們實際上無法準確地區(qū)分和識別它們更談不上對外表達運用再先進的科技手段所測定的也只能是由心理變化所引起的生理變化對于心理的內容本身任何先進的技術手段也無法直接測定或再現(xiàn)第四語言的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是任意的語言不是對事物的表征語言的意義來自生活游戲的約定社會建構論認為心理不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而是復雜的社會建構過程的產物感覺不僅是大腦的生理功能更是傳統(tǒng)的一部分記憶不是個體內部的心理過程而是一種社會事件或集體行為是發(fā)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事情情感并非人或有機體對于刺激的自然反應而是對某種社會文化背景中的情感劇本的表演人的性別同樣是社會的建構物社會建構論心理學因此主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應從個體內在心理向外部的社會建構過程轉移社會建構論心理學對現(xiàn)代心理信念的批判不是對后者的證偽而是試圖說明現(xiàn)代心理學對心理本質及規(guī)律的認識并不是客觀的或惟一的真理同樣社會建構論并不認為自己對后現(xiàn)代心理信念的重構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而是把它當成現(xiàn)代心理信念之外的另一種建構或另一種可能性至于我們選擇那一種建構或可能性不是根據(jù)它們的真假、對錯而應考慮它們分別將帶給我們一個什么樣的學科發(fā)展和心理生活的未來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83
大小: 9.85(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83
大小: 3.0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分類號UDC密級編號茸中研鬣大等碩士學位論文堂壘盤查魚旦堡煎墨王亟積極心理學視角學位申請人姓名盎蓮申請學位學生類別全魚劐塑申請學位學科專業(yè)應用心理指導教師姓名壅坐差絲絲碩士學位論文MASTER’S下HESISSTUDENTSDEPRESSIONINTERVENTIONOFGROUPCOUNSELING卅HEVIEWOFPOSITIVEPSYCHOLOGICAL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OFTHEREQUIREMENTFORTHE肱彳DEGREEINDEVOLOPMENTALANDEDUCATIONALPSYCHOLOGYBVVLIPINGPOSTGRADUATEPROGRAMSCHOOLOFPSYCHOLOGY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SUPERVISORGONGSHAOYINGACADEMICTITLEPROFESSORSIGNATUREAPPROVEDJUNE2016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0
大?。?1.9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論文題目學科專業(yè)學位申請人指導教師王符的心理學思想研究基礎心理學朱佳棵燕國材中文摘要本研究通過對東漢末期著名政論家、思想家王符所著潛夫論的研究,旨在發(fā)掘、整理、分析和詮釋王符的心理學思想,以期對當下的心理學研究提供本土文化資源,推動心理學學科本土化發(fā)展,同時也企圖填補中國心理學史的一點空白。本論文的主要內容如下第一部分王符的生平簡介。包括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學術著作和后人對他的評價。第二部分心理學思想的基本觀點。探討了其“人本中和”的形神觀與“人道日為,感通陰陽”的心物觀。第三部分知慮心理思想。主要討論了感知、思維、知行關系三個問題。第四部分情欲心理思想。主要考察了性情行三者的關系、情二端說、情的產生和作用、欲的“三層次”說、情欲的應對等。第五部分志意心理思想。重點討論了志行論和志意過程。第六部分智能心理思想。主要就智能后天發(fā)展論、學習論和人才的選拔等展開討論。第七部分性習心理思想。重點考察了性三品論、四行四本論、人性成善的條件和方法。第八部分夢論心理思想。主要探討了夢的種類、夢的成因、反對占夢術。關鍵詞王符潛夫論心理學思想的基本觀點知慮心理思想情欲心理思想志意心理思想性習心理思想夢論心理思想MAKINGNURTUREGOOD“PARTEIGHTDREAMTHOUGHTITEMPHASISONTHE“THETYPEOFDREAM”,“THECAUSESOFDREAMS”,“STRUGGLINGAGAINSTTHEDREAMINTERPRETING“KEYWORDSWANGFU,THEANALECTSOFHERMITTHEBASICPSYCHOLOGICALVIEWPOINTPERCEPTIONANDTHINKINGTHOUGHTEMOTIONANDDESIRETHOUGHT,MOTIVATIONANDWILLTHOUGHT,INTELLIGENCEABILITYTHOUGHT,NATUREANDNURTURETHOUGHT,DREAMTHOUGHTHI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62
大?。?2.0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本研究通過完成大樣本CHD患兒包括紫紺型及無紫紺型個性、行為、智力及適應能力的心理測試,并對照研究傳統(tǒng)外科開胸手術與經導管介入治療對患兒心理行為的影響,旨在了解我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心理學特征,探討不同治療方式對患兒心理行為的影響,為提高患兒的綜合治療效果以及采取必要的心理學干預提供理論依據(jù),以改善CHD患兒的生存、生活質量,減輕社會負擔,促進整個家庭的和諧健康發(fā)展。一、目的本研究通過完成大樣本CHD患兒包括紫紺型及無紫紺型個性、行為、智力及適應能力的心理測試,并對照研究傳統(tǒng)外科開胸手術與經導管介入治療對患兒心理行為的影響,以期了解我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心理行為特點,為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在整個病程中的心理干預以及選擇更有益于患兒身心健康的治療方法提供心理學方面的理論依據(jù),以改善CHD患兒的生存、生活質量,減輕社會負擔,促進整個家庭的和諧健康發(fā)展。二、對象和方法1對象11CHD兒童心理學特點評價選取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就診于山東大學附屬醫(yī)院的CHD兒童191例為研究對象,年齡在6~11歲。CHD患兒中紫紺組78例,男45例,平均687±155歲;女33例,平均702±146歲。無紫紺組113例,男58例,平均912±135歲;女55例,平均866±113歲。12術后6個月CBCL測試選取住院治療的單一左向右分流的房間隔缺損ATRIALSEPTALDEFECT,ASD或室間隔缺損VENTRICALSEPTALDEFECT,VSD患兒127例,心功能Ⅰ~Ⅱ級,無輕度及以上肺動脈高壓,術前無肺炎及心力衰竭,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介入治療組、外科組?;純耗挲g在6~11歲之間,其中介入治療組66例,男35例、女31例;外科組61例,男33、女28例。13術后1年CBCL測試選取單一左向右分流、痊愈出院的VSD或ASD資料完整的16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心功能Ⅰ級,無肺動脈高壓,術前無肺炎及心力衰竭,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介入治療組、外科組?;純耗挲g在6~11歲之間,其中介入治療組80例,外科組80例,每組男、女各40例。每組40例中分為低年齡組6~7歲、高年齡組8~11歲兩個年齡階段,每個階段各20例。14對照組同期選擇在年齡、性別、父母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居住條件、居住地經濟文化發(fā)展情況以及學習成績等方面與患兒相匹配的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兒童常規(guī)行心臟彩超檢查,排除軀體疾病和功能障礙。2方法21個性測試采用艾森克個性問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兒童手冊,由專業(yè)醫(yī)生向患兒詢問、填表,共88個條目,分四個維度。P量表代表精神質,用于說明精神偏移傾向;E量表代表內外向,分數(shù)越高說明外向傾向越明顯;N量表代表神經質,用于說明情緒的穩(wěn)定性;L量表代表掩飾,分數(shù)高者說明有掩飾傾向。22行為測試采用兒童行為評定量表ACHENBACHCHILDBEHAVICHECKLIST,CBCL向患兒家長詳細講解量表內容和填表的方法,根據(jù)患兒近6個月來的行為表現(xiàn)由家長逐項填寫,共113項,按沒有、偶爾有、經常有3級進行評分。男、女量表各有9條行為問題,包括抑郁、體訴、社會退縮、違紀等。每一條行為問題都有1個分數(shù)稱為粗分,每一個因子所包括條目的粗分加起來,就是這個因子的分數(shù),各項目的分數(shù)之和稱為總粗分。分值越高,行為問題越大,越低則行為問題越小。因子分超過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兒童第98百分位、總粗分超過正常上限視為異常。不同治療方式對患兒心理行為的影響的研究亦采用此種行為測試方法。23智力測驗采用聯(lián)合型瑞文測驗COMBINEDRAVENSTEST,CRT中國修訂版手冊。按手冊要求對患兒進行單個測試,共72題,主要測驗被試者直接觀察辨別能力及對矩陣的系列關系進行類比推理的能力。要求40MIN內完成,評分時記錄原始分再換算成其智商值IQ。24適應行為測試采用兒童適應行為評定量表操作手冊SOCIALADAPTIVEBEHAVI,SAB。向患兒父母逐項詢問填表,共有8個分量表,得出各量表粗分,然后歸納為獨立功能因子、認知功能因子和社會自制因子的粗分,再換算T分,最后轉換成適應能力商數(shù)ADQ,ADQ高表明適應能力強。3統(tǒng)計學處理所得數(shù)據(jù)用OFFICE2003建立數(shù)據(jù)庫,專人隨時錄入,運用SPSS130系統(tǒng)軟件在計算機上進行檢驗。均數(shù)檢驗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T或Q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相關分析采用直線相關分析。三、結果1CHD兒童心理學特點11個性測試CHD兒童N質個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12行為測試CHD兒童心理行為異常檢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13智力測驗非紫紺組CHD患兒平均智商與對照組比較無差異,紫紺組患兒平均智商低于對照組P14適應行為測試無紫紺組CHD兒童適應能力商數(shù)ADQ低于對照組P2治療方式對CHD兒童心理行為的影響21術后6個月測試211CHD患兒心理行為異常的檢出率CBCL測試結果顯示,男孩外科組與介入組治療前后心理行為異常檢出率分別為394%1333、273%933、400%1435、200%735,明顯高于對照組67%230X2分別為1556、1331、1882、3173,P212CHD患兒與對照組心理行為的比較研究顯示,CHD男、女各組心理行為總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213CHD患兒治療前后心理行為的比較男、女兩治療組治療后心理行為總粗分分別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214手術方式對CHD患兒術后心理行為的影響介入組男孩術后心理行為總粗分及攻擊因子粗分分別低于外科組男孩,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215CHD病程長短對心理行為的影響通過系統(tǒng)軟件的直線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兒童心理行為粗分與CHD病程長短呈正相關。男孩分裂性、抑郁、交往不良、強迫性、體訴、社會退縮、多動、攻擊性粗分及總粗分與診斷時間長短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24、017、015、028、015、014、019、023、022。女孩抑郁、社會退縮、體訴、分裂強迫性、多動、性問題、違紀、攻擊性、殘忍粗分、總粗分與年齡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21、020、018、019、018、022、015、016、024、018。22術后1年測試221CHD患兒心理行為異常的檢出率兩治療組男、女患兒術前心理行為問題檢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X2分別為1712、1334、1957、2059,P222CHD患兒術前與對照組心理行為的比較研究顯示,CHD男、女各組心理行為總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男孩主要表現(xiàn)在抑郁、交往不良、體訴、社會退縮、攻擊和違紀6個行為因子,其中抑郁、交往不良、體訴、社會退縮和違紀5個行為因子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223CHD患兒治療前后心理行為的比較男、女兩治療組治療后心理行為總粗分分別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224手術方式對CHD患兒術后心理行為的影響外科組男孩術后心理行為總粗分及攻擊因子粗分分別高于介入組男孩,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25不同年齡組CHD患兒治療前后心理行為的比較男女兩治療組術前高年齡組患兒心理行為總粗分均分別高于低年齡組P005。四、結論先天性心臟病作為兒童期慢性疾病,病程遷延使患兒的心理、精神的健康發(fā)展受到明顯的影響?;純撼1憩F(xiàn)出情緒不穩(wěn)的個性特點;存在著明顯的行為問題,男孩表現(xiàn)在抑郁、交往不良、體訴、社會退縮、違紀及攻擊行為,女孩表現(xiàn)在抑郁、社會退縮、體訴、違紀。紫紺組男孩在攻擊行為,女孩在抑郁、社會退縮方面均較非紫紺組明顯。與健康兒童相比,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社會適應能力、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智商水平顯著降低。先天性心臟病的早期治療以及采用介入治療方式可較明顯改善患兒的心理行為狀況;與介入治療相比,外科修補術后較長時間內患兒仍存有明顯的心理行為問題,應引起更多重視。五、意義先天性心臟病為兒童期第二大慢性疾病,嚴重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經國內、外文獻檢索未查見大樣本調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心理學特征的研究報告,也并未查見對先心病患兒客觀分類區(qū)分紫紺癥狀后的心理行為報道。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不論傳統(tǒng)的外科開胸手術還是經導管介入治療,絕大多數(shù)患兒都可得到有效救治。但縱觀國內外文獻,尚無對介入治療術后患兒的心理行為研究。本文對照研究外科手術與經導管介入治療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對患兒心理行為的影響的差異,并將二者與健康兒童共同作為對照,進一步評價此兩種治療方式對患兒心理行為的影響,得出了較為客觀的結論。結果顯示,在先天性心臟病的整個病程中,患兒均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障礙,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提高疾病的綜合治療效果尤顯重要,并為采取相應的心理行為干預及采用優(yōu)越的治療措施提供基礎的理論依據(jù)。該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心理行為影響研究的空白,首次報道了介入治療術后患兒心理行為研究。我們將此項研究成果應用于臨床實踐中,并在多家醫(yī)院綜合應用結果表明,通過對各類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實施相應的心理咨詢、干預,經過定期的隨訪、復查,患兒的心理行為狀況、社會適應能力等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在患兒先心病治療的整個病程中,心理行為狀況不容忽視,我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基數(shù)大,尤其是我國目前大部分患兒仍為外科開胸手術糾治,術后心理行為狀況更應引起家庭、社會的廣泛重視。該項研究成果臨床應用前景廣闊,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綜合治療具有實踐指導意義,進一步推廣應用可使廣大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早日達到真正的身心健康。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06
大?。?3.95(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10
大?。?2.8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分類號UDC論文題目101263103201L密級編號早期儒家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研究一一以孟子為核心的探討研究生彭型凱指導教師鄞瞳匭塾援學科專業(yè)旦直星主豎蜇堂研究方向呈直星主幺蟲國化年級所在學院2010早期儒家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研究一一以孟子為核心的探討摘要面對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本文提出了精神健康的概念,并對這一概念的普適性做出了反本溯源的分析,期望從軸心時代的先哲那里獲得解決當前心理問題的某種啟示。同時本文認為對于西方的心理學我們不能一味的引進,因為心理學具有社會科學的性質。在引進心理學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中西文化差異下塑造的人的心理的差異性,否則可能水土不服。由此本文認為,在引進西方心理學思想的同時有必要展開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對話?;谝陨峡紤],本文選取了早期儒家以孟子為核心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進行探討。本文在探討早期儒家是否具有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時,引用了前人對中國古代是否具有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認為“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傳統(tǒng)的中國哲學就是一種特殊形態(tài)的心理學”。同時本文引用了前人對早期儒家和人本主義心理學進行比較研究的成果,認為二者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相似性一、兩者都以一定的人性為基礎而展開自己的價值體系,都認為人性本善。二、兩者的產生都處于社會價值體系動蕩和不安的時期,時代對于什么是對人的發(fā)展有利的概念產生了懷疑并進行了探索。三、兩者都重視像自由、命運,人的需要和內心感受這樣一些問題的探討。在此框架下,本文分析了孟子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主要包括孟子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存在論和方法論。最后還梳理了探討早期儒家以孟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33
大?。?1.17(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其身體、心智和情感都在迅速發(fā)展和轉變,可以說這個時期是“心理危機時期”,因而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要格外的關注,除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之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中學生的成長更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所謂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理解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支持,是指父母(或撫養(yǎng)者)為了促進子女的身心健康,對子女(或被監(jiān)護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情感和信息方面的幫助、指導的過程。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以安徽合肥市、蕪湖市和阜陽市622名中學生以及493名中學生家長為研究對象,調查當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狀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對策,同時就積極心理學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進行分析探討。本文使用SPSS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目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強迫和人際關系敏感癥狀上,另外,敵意、抑郁和焦慮因子得分也很高。并且陽性篩查結果顯示中學生的強迫因子篩選率最高543%,人際關系敏感因子的篩選率第二418%。2中學生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滿意度和需求程度大多選擇一般,中學生的滿意度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呈非常顯著相關,表現(xiàn)為總分和10個因子分值的高低對應著滿意度的高低。心理健康水平在與需求度的關系中,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和焦慮因子與需求程度呈顯著相關。3家長普遍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有些家長的意識還不是很高;泛泛了解了一些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來源主要是電視、雜志等媒體,很少有家長進行專業(yè)的學習;家長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和知識與實施方法呈顯著相關,表現(xiàn)為意識越高、掌握知識越多,越能夠施以孩子科學的教育方法。4大多數(shù)家長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融入了積極心理學的因素。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66
大?。?2.6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內省在西方心理學中被當作“方法”,是一種作為方法的內省,本文在此稱作“方法”內省;內省在中國傳統(tǒng)心理學中被當作“存在”,是一種作為存在的內省,本文在此稱作“存在”內省?!胺椒ā迸c“存在”是內省在中西方心理學中的兩種不同位置?!胺椒ā眱仁?,把人類心理當作純主觀的存在,而嚴格要求研究結果客觀性的一種方法與工具。這種內省面臨著研究對象的主觀特性與研究結果客觀性要求之間的矛盾,但在西方心理學二歧認知框架下無法解決這一根本矛盾。本文在中國傳統(tǒng)心理學認知框架下中找到挖掘了“存在”內省?!按嬖凇眱仁?,一種能夠自證與構筑自身的存在,在身心合一的哲學背景和“體證”心理學的背景下,關注人的心理生活,包容常識話語的表達方式,采用意識自覺的“自證”方式,以“成己”為目標的一種踐行方式。這種內省以個體的私有經驗來體證人類心理意識的普遍性,超越了“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分離”,實現(xiàn)了從“方法”到“存在”的位置提升。從西方心理學到中國傳統(tǒng)心理學的視野轉換,內省的位置由“方法”轉向“存在”。這種轉向,為現(xiàn)代心理學提供了學術新資源,為心理學研究樹立了“自證”這一新途徑,有利于人類心靈的全面把握與完善,從而有利于心理學研究主題的回歸與發(fā)展。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2
大?。?1.7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何心隱是我國十六世紀的教育家、實踐家、進步思想家其思想被人稱為“異端”。他一生主要從事兩種活動即講學與批評封建制度、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留下的著作僅有爨桐集后經容肇祖整理成何心隱集。本文通過對何心隱集的深入挖掘整理了何心隱的心理學思想并結合當時的時代歷史背景進行了分析;同時還與現(xiàn)代心理學進行比較揭示其在世界心理學歷史上的地位和貢獻以便對現(xiàn)代心理學、教育學提供借鑒。本文除“緒論”與“結論”外共分六章。其主要內容如下緒論對何心隱生活的時代背景、生平和貢獻以及后人對他的評價和研究狀況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第一章心理學思想的基本觀點。即“心意知莫非身”的形神觀和“天地與人心互為本原”的心物二元論及“心則太極也”的心物觀。第二章知慮心理思想。主要討論了感知、思維、言語和感知、思維、言語三者之間關系以及認識和行為的關系等問題。第三章情欲心理思想。這是何心隱心理思想中比較重要的部分主要分為五個部分來討論反對“無欲”、提倡“寡欲”、倡導“育欲”、主張統(tǒng)治者“與百姓同欲”以及以“命”御欲。第四章志意心理思想。這部分內容相對較少主要論述了兩方面的內容志的本質和學須立志第五章性習心理思想。在這一章節(jié)中首先探討了人性的實質即性即“仁義“、人有“仁義”、人有倫理關系。接下來從先天、學習、環(huán)境三個方面討論了影響人性發(fā)展的因素。第六章交往心理思想。這是何心隱心理思想中比較特色的一章來介紹。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交往的基本思想以及成功交往的基礎。結論。對本文內容進行簡單的總結。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7
大小: 1.77(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學位論文獨創(chuàng)性聲明本人鄭重聲明所提交的學位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本論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和有關材料均是真實的。本論文中除引文和致謝的內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機構已經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對本研究所做的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了聲明并表示了謝意。一簽名緣仁日期咿7SF學位論文使用授權聲明研究生在校攻讀學位期間論文工作的知識產權單位屬南京師范大學。學校有權保存本學位論文的電子和紙質文檔,可以借閱或上網公布本學位論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可以采用影印、復印等手段保存、匯編本學位論文。學??梢韵驀矣嘘P機關或機構送交論文的電子和紙質文檔,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保密論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規(guī)定保密論文注釋本學位論文屬于保密論文,保密期限為年。學位論文作者簽名日期指導教師簽名日期/勺≯、絳J印叫沸卜H厶么。震訓目錄目錄中文摘要1ABSTRACTII前言1第一章自體心理學從科赫特時代到后科赫特時代”第一節(jié)科赫特自體心理學留下的發(fā)展空間11第二節(jié)自體心理學的理論取向14一、自體心理學的理論陣營14二、自體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分支16第三節(jié)自體心理學的組織機構22一、國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會22二、自體心理學進展與國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雜志24第二章新自體心理學的基礎理論26第一節(jié)精神分析方法論的新探索26一、科赫特神入一內省的精神分析方法論26二、神入與主體間性28三、神入功能的分析30四、關于神入的其他見解32第二節(jié)自體與自體經驗的新闡述35一、科赫特的自體概念35二、自體的批判與自體客體概念的擴展36三、功能性自體系統(tǒng)38四、自體結構與等級40五、自體與客體關系心理學42第三節(jié)新自體心理學動機理論44一、科赫特自體心理學的動機假設44二、動機系統(tǒng)理論45第四節(jié)新自體心理學的嬰兒研究53一、傳統(tǒng)精神分析視野中的嬰兒53二、嬰兒認知發(fā)展與自體一客體分化54三、母嬰交互影響與心理結構先驅的關系56四、嬰兒的人際世界58五、嬰兒研究對成人精神分析的貢獻61第三章新自體心理學的治療理論64第一節(jié)自體客體移情理論的新發(fā)展64一、科赫特關于移情的理論64二、移情的維度與模型65三、客體關系理論參照下的移情69四、基于動機系統(tǒng)的移情70五、移情的種類72第二節(jié)反移情問題的新思考74一、科赫特自體心理學對反移情問題的忽略74二、解釋學視野下的反移情問題76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260
大?。?14.6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動力系統(tǒng)理論DYNAMICSYSTEMSTHEY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fā)展心理學領域中的一種重要研究取向。這一理論汲取系統(tǒng)科學中的演化思想,強調個體心理和行為的非線性發(fā)展。動力系統(tǒng)理論主要包括兩種研究取向格羅寧根取向和布盧明頓取向。前者被稱為廣義的動力系統(tǒng)理論取向,它承認抽象的心理結構的存在,認為心理結構與功能、心理組織與過程等是“一元兩面”的,二者具有同等的合法地位。后者又即狹義的動力系統(tǒng)理論取向,它重視個體在此時此地的特定情境中的實時活動,認為心理結構和心理組織等抽象概念只是實時過程的副產品,實際上并不存在,最終必須通過實時的活動加以解釋。動力系統(tǒng)理論認為,個體并不與環(huán)境相分離,而是組成一個心智嵌入大腦、大腦嵌入身體、身體嵌入環(huán)境的多層級結構,處于實時的、動態(tài)的變化之中。個體的發(fā)展并不是由基因或環(huán)境預先決定的,而是多種因素復雜交互作用的結果。此外,發(fā)展過程也不存在一個控制中心,而是依賴于自身的歷史,并在與環(huán)境的實時互動中,實現(xiàn)對環(huán)境的適應。對此,動力系統(tǒng)理論家使用狀態(tài)空間、吸引子、自組織、涌現(xiàn)、轉變和分叉等術語,來描述個體的心理結構、心理動力以及心理發(fā)展。動力系統(tǒng)理論有力地沖擊了笛卡爾傳統(tǒng)的二分法在心理學中的地位,積極地促進發(fā)展心理學的復雜性轉向,并為發(fā)展心理學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但同時,這一理論研究難度較大,并且理論基礎本身并不統(tǒng)一。在未來的研究中,動力系統(tǒng)理論需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論和研究方法,力爭成為發(fā)展心理學的主流,成為整個心理學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76
大?。?7.99(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翻譯心理學是近幾年新興起的一門交叉學科,它主要是研究譯者在翻譯過程種的心理活動。雖然翻譯心理學并不是當下翻譯界談論最多的翻譯理論,但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翻譯規(guī)律的視角,一方面,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必然要產生心理活動,否則翻譯根本無法進行。另一方面,譯者作為翻譯的主體,不可避免要在譯作中留下自己的影子。所以本文的寫作目的就是通過了不起的蓋茨比三個中譯本的比較,試圖找出在翻譯過程中,翻譯心理對譯者的影響,進而發(fā)現(xiàn)二者之間微妙的關系。本文通過分析討論翻譯心理學在譯本中的體現(xiàn),旨在探索出翻譯心理如何影響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翻譯心理。本文屬于個案對比研究,即從翻譯心理學角度對了不起的蓋茨比三個中譯本的比較看翻譯心理學在譯本中的體現(xiàn)。這三個中文譯本分別是范岳的大人物蓋茨比1983、巫寧坤的了不起的蓋茨比2002和姚乃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2004。寫作目的是找出翻譯心理如何影響譯者的翻譯活動。第一章主要介紹寫作目的、意義和文章結構。第二章介紹了不起的蓋茨比、作者及譯者、譯本。第三章介紹翻譯心理學理論。第四章主要對三個中文譯本做了對比研究,從語言學、文化、邏輯三方面對翻譯心理進行了分析。語言學方面包括詞語的拼寫、詞語的翻譯、句子的翻譯、語法的翻譯;語境部分包括宏觀語境和微觀語境的翻譯;文化方面主要是文化差異與心理差異和跨文化翻譯心理;邏輯部分主要是時間邏輯、地點邏輯、原因邏輯、風格表達、主觀與客觀表達、延伸和關聯(lián)。最后的第五章本文總結了各個對比的不同之處,不僅涉及到語言、文化、語境還包括翻譯心理和邏輯。翻譯心理的研究,是從新的視角對翻譯理論的研究,深化對翻譯本質的了解、分析翻譯活動并驗證翻譯心理在翻譯過程中的表現(xiàn)方式。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65
大?。?0.9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華生選擇任務(也稱四卡任務)中的“內容效應”自發(fā)現(xiàn)以來,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興趣,但許多研究結果并不一致,有時甚至相互矛盾。為了解釋“內容效應”這一現(xiàn)象,先后涌現(xiàn)出諸多理論觀點或模型,但這些理論似乎總存在著某些不足。COSESTOOBY從進化論角度,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對四卡任務中的“內容效應”進行了分析并認為,許多理論之所以對“內容效應”解釋失敗,是由于這些理論的基礎假設同一認知加工過程控制著不同領域的推理是錯誤的?;谶M化心理學角度提出的社會契約理論認為,人類心理是人類所遇到的最復雜的自然現(xiàn)象,是進化過程的產物,包含了專門針對社會交換的特定推理機制。社會交換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領域,我們所擁有社會契約運算法則操縱著成本收益表征,因為成本收益表征在社會交換中是能夠被理解的最高水平的抽象過程。為了便于對社會交換進行推理,人們非常擅于偵查欺騙的程序是直接編入到我們的達爾文主義的運算法則中去,社會契約理論不僅對數(shù)據(jù)提供了最節(jié)儉的解釋,而且從進化理論來看,其假定某些天生的運算法則是目的特定性和內容依賴性也是極其節(jié)儉的,社會契約理論被認為是至今對“內容效應”更為有效的解釋之一,是在實驗水平上能解釋內容效應的唯一候選理論。盡管該理論得到了一系列實驗證據(jù)的支持,但也遭受了不少批評,并且還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如標準社會契約規(guī)則與轉換社會契約規(guī)則是否存在差異、人們?yōu)槭裁磿诔杀臼找娼Y構社會交換條件推理上選擇利他主義卡片,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對成本收益結構條件推理是否僅僅能用社會契約理論加以解釋,或者說僅僅是領域特定進化的結果等。國內外對此研究相對較少,因此加強對該領域的研究對于揭示人們的推理、乃至決策的認知規(guī)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研究主要進行了五個研究七個實驗,分別考察了1)指導語對成本收益結構條件推理的影響2)專家與新手在成本收益結構條件推理上的差異3)標準與轉換社會契約規(guī)則的差異及其原因4)在成本收益結構條件推理上的利他主義選擇5)成本收益結構條件推理的發(fā)展趨勢。本研究主要獲得了以下結論1證偽指導語更有助于改善被試在成本收益結構內容條件推理上的作業(yè)成績2專家與新手在成本收益結構條件推理上的社會契約作答差異不顯著3與不熟悉性的社會契約問題相比,熟悉的社會契約問題作業(yè)成績更好4標準社會契約規(guī)則的作業(yè)成績好于轉換社會契約規(guī)則的作業(yè)成績5被試在轉換社會契約規(guī)則問題比在標準社會契約規(guī)則問題上更傾向于選擇利他主義卡片組合6與美國被試相比,中國被試更多選擇利他主義卡片組合,這可能是中外文化差異造成的結果,但同為中國被試的漢維族間差異不顯著7從兒童期開始直到成年晚期人們的社會契約推理能力一直處于上升階段,成年期是人生推理能力發(fā)展突飛猛進的時期8對標準社會契約問題而言,成年早期是人們推理能力發(fā)展的最高峰但對轉換社會契約問題來說,成年中期是人們推理能力發(fā)展的最高峰社會規(guī)則契約問題的最佳推理成績發(fā)生在成年早期個人規(guī)則契約問題的最佳推理成績出現(xiàn)在成年中期。這一系列實驗結果表明,社會契約理論可以部分地解釋成本收益結構條件推理的結果,如被試在具有成本收益結構內容的條件推理上普遍得好成績。但不能解釋標準社會契約規(guī)則的成績好于轉換社會契約規(guī)則、熟悉性對它的影響等問題。相反,記憶線索假設及“知識與試題雙重結構模型”對此作出了一定的理論解釋。同時也表明,盡管基于進化心理學而提出的社會契約理論主張領域特定性推理過程,但并沒有證據(jù)來支持領域普遍性思維是一種領域特定性適應GIROTTOVTENTIK2008。本研究認為,綜合現(xiàn)有的各種理論觀點來看,像成本收益結構條件推理這樣的高級心理加工能力,既可以用領域特定的社會契約理論來加以解釋,也可以用普遍的其它理論來加以解釋,因此可以說是領域一般和領域特定的綜合體。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71
大?。?7.98(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