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孔子、孟子、荀子、《穀梁傳》的哲學,開端都是仁(荀子的“人能群”實際就是人能仁的意思),仁者人也,仁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就是與他人共在,仁是身心一體、主體客體未分的狀態(tài)。從仁到義禮到樂,就是“天下”儒學開展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時間上先后的順序,“天下”儒學的“天下”也不是時空意義上的,是從存在的角度而言的?!斗Y梁》作為魯學,是直承孔子思想的,許多地方也可以和孟荀思想互現(xiàn)。
仁是人的本真狀態(tài),與他人共在在心性上的體現(xiàn)就是惻隱
2、之心,情感上的表現(xiàn)是愛,而愛首先是對親人的愛,《穀梁》有“親親”的大義。由仁義行,非行仁義,是儒家一貫的主張,但仁與義是有不同的,仁是不含規(guī)定性的,而義則有了規(guī)定性,自我規(guī)范、自我立法,是義的精神,而義則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具體哪些規(guī)定性,就要看《春秋》“大義”及“禮”的原則了。義作為規(guī)范性可以分為“正人”和“正己”,《穀梁》重視“正己”春秋貴“讓”。與讓相反的就是“爭”了,也就是“‘天下’儒學”部分提到的義觀念沖突,由口舌之爭及至戰(zhàn)爭
3、殺戮,《穀梁》反對傷害他者的性命,反對弒君,反對兩下相殺,反對不義的戰(zhàn)爭?!靶拧钡脑瓌t對他人的體現(xiàn)是“諱”。義的另外一項原則是“賢賢”。
理想狀態(tài)下王道政治是民心所向,因此“重眾”、“尊尊”也就是對大多數(shù)人的尊重,這又回到了仁義原則。
所謂責任,在《穀梁》中也就體現(xiàn)為義務,就是“義”在正己方面的第三條重要作用,就是《穀梁》中“受命”的觀念。
戰(zhàn)爭是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的手段,但防御為主,并且是正義的戰(zhàn)爭?!斗Y
4、梁》重守備,反戰(zhàn)。
“攘夷”既保存了中華文化,又順應了民心,夷行使得民不聊生。《春秋》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樣態(tài),兼采“文”和“質”的優(yōu)點,但一味地價值觀多元并不一定好,文化必須有向心力,人要形成合力。
春秋筆法是“禮”的一種“變態(tài)”形式,是撥亂反正的意思,體現(xiàn)了《春秋》“貴變”,變的目的是“變之正”
從仁到禮義到樂是“天下”的開展,是從天下到復歸于天下的過程,其中“禮義”部分的多種規(guī)定性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不同于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下’儒學”導論及其應用——榖梁春秋大義貫通.pdf
- 儒學的形成及其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從春秋到西漢.pdf
- 杜維明“儒學第三期發(fā)展”理論及其前景.pdf
- 天下之戎-春秋霸政戰(zhàn)爭新考.pdf
- 杜維明“儒學第三期發(fā)展”理論及其前景
- 《公羊傳》《榖梁傳》比較研究_2364.pdf
- 混合梁懸索橋非線性精細計算理論及其應用.pdf
- 春秋“禮”論——以春秋穀梁傳為中心
- 《春秋》“禮”論——以《春秋穀梁傳》為中心.pdf
- 頂板剪切梁理論及應用研究.pdf
- 道教與辟榖養(yǎng)生.pdf
- KAM理論及其應用.pdf
- 南開17春秋學期《藝術導論爾雅》在線作業(yè)
- 《春秋谷梁傳疏》研究.pdf
- AC=BD理論及其應用.pdf
- 魯棒控制理論及其應用.pdf
- 《春秋》“禮”論——以《春秋穀梁傳》為中心_11767.pdf
- 心智模式理論及其應用.pdf
- 樹鞅理論及其應用.pdf
- 世界科技史導論及古代科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