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b></p><p><b> 通信工程系</b></p><p><b> 單片機課程設計報告</b></p><p> 課 程 單片機課程設計 </p><p> 設計題目 點陣電子顯示屏設
2、計 </p><p> 年級專業(yè) 通信工程0903 </p><p> 學 號 </p><p> 學生姓名 </p><p> 指導教師 </p><p> 2
3、012年 6 月 28 日</p><p> 設計題目:點陣電子顯示屏設計</p><p><b> 要求</b></p><p> 基于單片機的點陣電子顯示平,實現(xiàn)顯示功能</p><p> 可自己附加移動,閃爍等功能</p><p><b> 分析</b>&l
4、t;/p><p> 一個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的硬件電路設計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系統(tǒng)擴展,即單片機內部的功能單元,如ROM、RAM、I/O、定時器/計數(shù)器、中斷系統(tǒng)等不能滿足應用系統(tǒng)的要求時,必須在片外進行擴展,選擇適當?shù)男酒?,設計相應的電路。二是系統(tǒng)的配置,即按照系統(tǒng)功能要求配置外圍設備,如鍵盤、顯示器、打印機、A/D、D/A轉換器等,要設計合適的接口電路。</p><p> 系統(tǒng)的擴展和配置應
5、遵循以下原則: </p><p> 1、盡可能選擇典型電路,并符合單片機常規(guī)用法。為硬件系統(tǒng)的標準化、模塊化打下良好的基礎。</p><p> 2、系統(tǒng)擴展與外圍設備的配置水平應充分滿足應用系統(tǒng)的功能要求,并留有適當余地,以便進行二次開發(fā)。</p><p> 3、硬件結構應結合應用軟件方案一并考慮。硬件結構與軟件方案會產(chǎn)生相互影響,考慮原則是:軟件能實現(xiàn)的功能
6、盡可能由軟件實殃,以簡化硬件結構。但必須注意,由軟件實現(xiàn)的硬件功能,一般響應時間比硬件實現(xiàn)長,且占用CPU時間。</p><p> 4、系統(tǒng)中的相關器件要盡可能做到性能匹配。如選用CMOS芯片單片機構成低功耗系統(tǒng)時,系統(tǒng)中所有芯片都應盡可能選擇低功耗產(chǎn)品。</p><p> 5、可靠性及抗干擾設計是硬件設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選擇、去耦濾波、印刷電路板布線、通道隔離等。&
7、lt;/p><p> 6、單片機外圍電路較多時,必須考慮其驅動能力。驅動能力不足時,系統(tǒng)工作不可靠,可通過增設線驅動器增強驅動能力或減少芯片功耗來降低總線負載。</p><p> 對于設計一個點陣電子顯示屏是將許多的LED類似矩陣一樣排列在一起組成的顯示器件,當單片機輸出的控制信號,使得點陣中的LED有發(fā)光,有些不發(fā)光,即可顯示出特定的信息,包括漢字,圖形符號等。試驗儀上深有一個陽極的8*
8、8的點陣LED顯示器,;點陣結構如圖所示。該點陣對外引出8條行線,八條列線。若使某一個Led發(fā)光,只要將與其LED連接的行線加高電平,列線加低電平;若是某一列LED發(fā)光,只要將八根行線全加高電平,此列線加低電平;若使某一列LED部分發(fā)光,只要將需要發(fā)光的行線加高電平,此列線加低電平,這樣便可以實現(xiàn)顯示了。</p><p><b> 設計</b></p><p>
9、硬件設計(包括設計方案及說明、完整的硬件連接圖等)</p><p><b> ?。?)設計方案</b></p><p> 本次設計使用的是AT89S51的最小系統(tǒng)電路,包括:電源、時鐘脈沖、,只是接受少量的數(shù)字和字符,不用外接存儲擴展。</p><p> 時鐘脈沖:AT89S51單片機的最高時鐘脈沖頻率已經(jīng)達到了24MHz,它內部已經(jīng)具備了
10、振蕩電路,只要在AT89S51的兩個引腳(即19、18腳)連接到簡單的石英振蕩晶體的2個管腳即可,同時晶體的2個管腳也要用30pF的電容耦合到地。</p><p> 點陣LED顯示器是將許多的LED類似矩陣一樣排列在一起組成的顯示器件,當單片機輸出的控制信號,使得點陣中的LED有發(fā)光,有些不發(fā)光,即可顯示出特定的信息,包括漢字,圖形符號等。試驗儀上深有一個陽極的8*8的點陣LED顯示器,;點陣結構如圖所示。該點
11、陣對外引出8條行線,八條列線。若使某一個Led發(fā)光,只要將與其LED連接的行線加高電平,列線加低電平;若是某一列LED發(fā)光,只要將八根行線全加高電平,此列線加低電平;若使某一列LED部分發(fā)光,只要將需要發(fā)光的行線加高電平,此列線加低電平。</p><p><b> 硬件連接圖</b></p><p><b> 振蕩電路</b></p&g
12、t;<p><b> 硬件連接</b></p><p> 2、軟件編程(包括流程圖、完整的匯編源程序及其注釋)</p><p><b> (1)流程圖 </b></p><p><b> (2)程序</b></p><p> #include<re
13、g51.h></p><p> unsigned int timecount;</p><p> unsigned char code tab[]={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p><p> unsigned char code shuzu[]={</p><p> 0
14、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p><p> 0x00,0x72,0xAA,0x7F,0xAA,0x72,0x02,0x00, //單</p><p> 0x01,0xFE,0x28,0x28,0xEF,0x20,0x20,0x00, //片</p><p> 0x24,0xFF,0x18,0x05,0
15、xFE,0x80,0xFE,0x01, //機</p><p> 0x20,0xBF,0x02,0x75,0xA6,0xFF,0xA6,0x75, //課</p><p> 0x20,0xBF,0x02,0x31,0xDA,0x94,0xDA,0x31, //設</p><p><b> };</b></p><p&g
16、t; void delay(unsigned int t) </p><p><b> { </b></p><p> while (t--) </p><p><b> {;} </b></p><p><b> }</b></p><p>
17、 void main(void)</p><p> { unsigned char i,j,a;</p><p><b> while(1)</b></p><p><b> { </b></p><p> for(i=0;i<=5;i++) </p><
18、p> for(a=0;a<=80;a++) //移動速度</p><p><b> {</b></p><p> for(j=0;j<=7;j++)</p><p><b> {</b></p><p> P0=shuzu[8*i+j];</p><
19、p> P2=tab[j];</p><p> delay(70);</p><p><b> }</b></p><p><b> }</b></p><p> for(i=0;i<=110;i++) //循掃描環(huán)一遍136幀 </p><p>
20、for(a=0;a<=80;a++) //移動速度</p><p><b> {</b></p><p> for(j=0;j<=7;j++)</p><p><b> {</b></p><p> P0=shuzu[i+j];</p><p> P2
21、=tab[j];</p><p> delay(50);</p><p><b> } </b></p><p><b> } </b></p><p><b> }</b></p><p><b> }</b><
22、/p><p><b> 調試說明</b></p><p> 打開kell軟件并建立工程</p><p><b> 選擇芯片</b></p><p> 設置生成.hex文件</p><p> uVision3 調試器可以測試用C51 編譯器和A51 宏匯編器開發(fā)的應用程序
23、,uVision3調試器有兩種工作模式,用戶可以先選中圖2.10 中的“Target 1”,然后通過點擊菜單Project 選項,在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Option For Target‘Tatget1’命令為目標設置工具選項,這時會出現(xiàn)如圖2.11 所示的調試環(huán)境設置界面,選擇OutPut 選項會出現(xiàn)如圖所示的工作模式選擇窗口。</p><p> 經(jīng)過以上的工作,到此就可以編譯程序了。點擊菜單Project
24、選項,在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Build Target 命令對源程序文件進行編譯,此時會在“Output Windows”信息輸出窗口輸出一些相關的信息。 由提示信息可知:第一行Build Target‘Target1’表示此時正對工程1 進行編譯操作,第二行Compiling hello.c 表示此時正在編譯hello.c 源程序,第三行l(wèi)ingking...表示此時正在連接工程項目文件,第五行Creating hex file fro
25、m‘hello’說明已生成目標文件hello.hex,而最后一行說明hello.uV2 項目在編譯過程中不存在錯誤和警告,編譯連接成功。若在編譯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系統(tǒng)會給出錯誤所在的行和該錯誤提示信息,用戶應根據(jù)這些提示信息,更正程序中的錯誤,重新編譯直至完全正確為止,至此我們所需的目標代碼hello.hex 文件已經(jīng)生成,用戶可以使用相關的軟件把該程序代碼下載到試驗儀的單片機中,復位系統(tǒng)后單片機將運行用戶的程序。</p>
26、<p> 下載程序時打開程序燒錄軟件,出現(xiàn)如下的圖片,按照板子的類型,選擇相應類型向板子下載已經(jīng)寫好的程序,然后實現(xiàn)相應的功能。</p><p> 下載程序時打開程序燒錄軟件,出現(xiàn)如上的圖片,按照板子的類型,選擇相應類型向板子下載已經(jīng)寫好的程序,然后實現(xiàn)相應的功能。</p><p> 4、設計結果及錯誤分析</p><p> 在一開始的調試之前單片
27、機的點陣顯示屏在顯示一次結束后出現(xiàn)了很長的一段亂碼。產(chǎn)生的原因是循環(huán)間隔過長,經(jīng)過反復地調試最終找到了一個適合循環(huán)結束不產(chǎn)生亂碼的間隔時間,將程序改好后,一切正常。</p><p><b> 總結</b></p><p> 通過這次設計使我了解到單片機的應用面廣,功能強大,使用方便,已經(jīng)廣泛地應用在各種機械設備和生產(chǎn)過程的各個方面。仍然處于不斷的發(fā)展之中其功能不斷
28、增強,更為開放。編程軟件技術更是工業(yè)設計領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單片機仍然處于不斷的發(fā)展之中其功能不斷爭強,更為開放,它不但是單機自動化中應用最廣泛的控制設備,在大型工業(yè)網(wǎng)絡控制系統(tǒng)中也占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使我對單片機的應用有了更好的了解和認識,在課程設計過程中不僅鞏固了我們的基礎理論知識,而且使我們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從一開始的無從下手,資料的整理,在老師的幫助下,無疑是對我們查閱資料的能力、設計報告的能力、電腦繪圖等能力的進
29、一步提高。很好的鍛煉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與具體項目、課題相結合,開發(fā)、設計產(chǎn)品的能力的進一步在課程設計中使我學會了很多,也對自己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加強。在設計過程中,總是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時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的時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花大量的時間才能解決。為以后的工作積累了經(jīng)驗,增強了信心。既讓我們懂得了怎樣把理論應用于實際,又讓我們懂得了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怎樣用理論去解決,它更是自己綜合運用所</p>
30、<p><b> 參考文獻</b></p><p> 1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第二版) 張毅剛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p><p> 2單片機應用程序設計技術(修訂版) 周航慈主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p><p> 3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 辛友順主編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p><p>
31、; 4例說8051 張義和主編 人民郵電出版社</p><p> 5單片機控制實訓指導及綜合應用實例 張大明主編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p><p> 6單片機實驗與實踐 周立功主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p><p> 7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實踐教程 胡健主編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p><p> 8C程序設計教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單片機課程設計--點陣led電子顯示屏
- 單片機課程設計---點陣led電子顯示屏
- 單片機課程設計---led點陣電子顯示屏的設計
- 單片機課程設計之led點陣電子顯示屏設計
- 單片機課程設計---液晶點陣顯示屏程序設計
- 單片機課程設計報告--- led點陣動態(tài)顯示屏設計
- led顯示屏單片機課程設計
- 基于單片機的led點陣電子顯示屏設計
- 單片機課程設計---基于51單片機的電子顯示屏設計
- 單片機課程設計lcd顯示屏設計
- 基于單片機的點陣電子顯示屏的設計
- 單片機課程設計---點陣式液晶顯示屏的顯示程序設計
- 基于單片機的led點陣顯示屏設計
- 單片機課程設計報告——點陣式液晶顯示屏的顯示程序設計
- 單片機課程設計--16x16點陣led電子顯示屏的設計
- 基于51單片機控制的點陣led電子顯示屏設計
- led點陣顯示屏課程設計
- 微機原理課程設計---點陣電子顯示屏的設計
- 基于單片機的點陣電子顯示屏的設計畢業(yè)論文
-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點陣式液晶顯示屏的顯示程序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