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管理信息系統</b></p><p><b>  課程設計報告</b></p><p>  設計題目: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設計開發(fā)</p><p>  專 業(yè) </p><p>  班 級 </p&

2、gt;<p>  學 號 </p><p>  學 生 </p><p>  指導教師 </p><p>  時 間 </p><p>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開發(fā)</p><p&g

3、t;<b>  一、緒論</b></p><p>  當今世界正處于科技高速發(fā)展,信息量劇增的時代,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人們對圖書的需求越來越大,館存圖書也不斷增加,各系統對各門類圖書的需求也越來越具體。但目前各圖書館對圖書的管理很多停留在書卡和書目的一般查詢上,花費了大量資金購置的圖書和計算機軟件,其關系只停留在圖書和目錄,主要原因在于人們所進行的計算機管理只簡單的將書目錄入軟件中

4、,再根據目錄查找圖書這一循環(huán)體中。目前大部分圖書館的圖書管理都處于一種館藏圖書量大,各書館所存圖書相類似,專業(yè)性圖書所占比例較小,管理方法簡單,圖書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這就要求我們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圖書館管理運用網絡技術,通過信息系統的開發(fā),在圖書館之間互通有無,有利于提高圖書的利用率。 從與信息有關的學科來看,信息管理處于信息學技術,信息管理,信息社會學之間,它以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為基礎融合成管理學、信息學,發(fā)展

5、成了一門學科—管理信息系統。 本系統在VF環(huán)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總體規(guī)劃,自下而上地應用開發(fā)”的策略開發(fā)一個管理信息系統的過程。通過分析傳統的人工管理圖書館的不足,創(chuàng)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計算機管理圖書館的方案。文章</p><p>  本系統界面友好,操作簡單,比較實用。</p><p><b>  二、系統規(guī)劃</b></p><p>

6、<b>  1.系統功能設計</b></p><p>  “圖書館借閱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有:讀者登陸、圖書借閱、圖書采編、讀者信息管理和系統維護。系統功能如下圖1:</p><p>  圖1.1 系統結構圖</p><p>  各子系統功能如下所述:</p><p><b>  讀者登陸</b>

7、;</p><p>  讀者訪問系統時系統將檢驗讀者的名字和密碼,經過注冊的讀者允許進入系統。</p><p><b>  圖書借閱系統</b></p><p>  讀者查找到所需圖書后,在圖書保留期內到圖書館辦理借閱手續(xù)。圖書借閱系統處理圖書借閱、還書、續(xù)借等手續(xù)。</p><p><b>  圖書采編體統&

8、lt;/b></p><p>  圖書采購入庫,經過編目等處理后,將其目錄信息存入數據庫,提供給讀者檢索適用。目錄信息包括圖書編號、圖書類別、書名、作者、出版社、定價、出版日期和數量等。</p><p><b>  系統維護模塊</b></p><p>  系統維護模塊主要為圖書館管理人員提供圖書統計信息和讀者統計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員從宏

9、觀上掌握圖書館運行的總體情況。</p><p><b>  三、系統分析</b></p><p><b>  1.可行性分析</b></p><p>  可行性分析是在進行初步調查后所進行的對系統開發(fā)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研究,所以也稱為可行性研究。信息系統也應從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和社會可行性三方面來論證。通過長時間的觀察與

10、實踐,我認為圖書館管理系統的可行性分析如下:(1)經濟可行性分析   作為圖書館這樣的商業(yè)性質較小的場所,其經濟成分比重相對較少,主要是支出的費用:其中包括設備購置費、軟件開發(fā)費用、管理和維護費、人員工資和培訓費等。由于各個圖書館實行統一操作,系統共享,其設備購置,人員工資,維護費用相對較少,前期的資金投入主要集中于購置圖書上。建立信息中心,可將來自各方面的信息集中管理,提高圖書管理的計劃性和預見性,快

11、速地反饋市場信息。(2)技術可行性分析   技術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現有技術條件能否順利完成開發(fā)工作,硬件、軟件配置能否滿足開發(fā)者的需要,各類技術人員的數量,水平,來源等。圖書館管理系統的工作主要是在讀者和圖書館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能相互溝通信息和處理信息。這一特點非常適合計算機特點,通過網絡internet技術,發(fā)揮計算機的信息傳輸速度快、準確度高的優(yōu)勢。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系統的建設提

12、供了技術條</p><p><b>  2.組織結構調查</b></p><p>  為了對系統有一個全貌性的了解,首先要對系統的內部人員結構、組織及用戶情況有所了解。圖書館系統的組織結構圖如下:</p><p><b>  3.業(yè)務調查</b></p><p>  系統的業(yè)務是系統要達到的業(yè)務目標

13、,業(yè)務流程分析是系統分析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圖書館里信息系統得業(yè)務流程如圖所示:</p><p>  圖書管理員編制圖書采購計劃,由采購員負責新書的采購工作。采購圖書入庫后,交由采編室編目,粘貼標簽,產生圖書目錄。圖書交由圖書借閱室上架,供讀者借閱。</p><p><b>  4.數據流程調查</b></p><p>  (1)數據流程圖是全面描述

14、信息系統邏輯模型的工具,它抽象概括地把信息系統中各種業(yè)務處理過程聯系起來。以下是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流程圖。</p><p><b>  零層數據流程圖</b></p><p><b>  1層數據流程圖</b></p><p><b>  2層數據流程圖</b></p><p

15、>  a圖書編目系統數據流程圖</p><p>  b圖書借閱系統數據流程圖</p><p>  c圖書征訂系統數據流程圖</p><p>  d系統維護數據流程圖</p><p><b>  (2)數據流分析</b></p><p><b>  數據流編號:D01</b&g

16、t;</p><p>  數據流名稱:圖書編目信息</p><p><b>  簡述:圖書編目信息</b></p><p>  數據流來源:圖書購買后,由圖書館采編人員編碼整理后,輸入計算機.</p><p>  數據流去向: 圖書表.圖書采編信息將采編數據存入數據庫</p><p>  數據流組

17、成: 書名+索書號+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關鍵詞+條碼+字數+頁數+出版日期</p><p>  數據流量: 30本/日</p><p>  高峰流量: 100本/日</p><p>  數據流編號: D02</p><p>  數據流名稱: 圖書借閱單</p><p><b>  簡述: 圖書借閱單<

18、;/b></p><p>  數據流來源: 用戶填寫圖書借閱單交給圖書館管理人員,圖書館管理人員審核后,輸入計算機.</p><p>  數據流去向:P2-11檢查讀者身份</p><p>  數據流組成: 借書日期+索書號+讀者賬號+庫室</p><p>  數據流量:500本/日</p><p>  高峰流量

19、: 1500本/日</p><p>  數據流編號: D03</p><p>  數據流名稱: 填寫借閱記錄</p><p>  簡述: 填入借閱表的借書記錄</p><p>  數據流來源: P2-13檢查合格的借閱圖書信息錄入到借閱表中</p><p>  數據流去向: 借閱表</p><p&g

20、t;  數據流組成: 借書日期+索書號+讀者賬號+庫室+還書日期</p><p>  數據流量: 500人/日</p><p>  高峰流量: 1500人/日</p><p>  數據流編號: D04</p><p>  數據流名稱: 借閱圖書數量</p><p>  簡述: 修改圖書庫中圖書數量</p>

21、<p>  數據流來源: P2-13修改圖書典藏模塊中圖書數量</p><p>  數據流去向: 圖書表</p><p>  數據流組成: 索書號+借閱數量</p><p>  數據流量: 500本/日</p><p>  高峰流量: 1500本/日</p><p>  數據流編號: D05</p&g

22、t;<p>  數據流名稱: 圖書征訂信息</p><p>  簡述: 讀者征訂圖書時寫的信息</p><p>  數據流來源: 用戶填寫圖書征訂信息,要求征訂圖書</p><p>  數據流去向: P4-11預定信息輸入</p><p>  數據流組成: 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數量+征訂日期</p><p

23、>  數據流量: 20次/日</p><p>  高峰流量: 50次/日</p><p>  數據流編號: D06</p><p>  數據流名稱: 填寫圖書征訂信息</p><p>  簡述: 征訂圖書填寫借閱表</p><p>  數據流來源: 用戶填寫圖書征訂信息,要求征訂圖書</p><

24、;p>  數據流去向: 借閱表</p><p>  數據流組成: 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數量+征訂日期</p><p>  數據流量: 20次/日</p><p>  高峰流量: 50次/日</p><p>  數據流編號: D07</p><p>  數據流名稱: 還書記錄</p><p&

25、gt;<b>  簡述: 還書記錄</b></p><p>  數據流來源: 圖書管理人員</p><p>  數據流去向: P2-14圖書歸還處理</p><p>  數據流組成: 索書號+借閱數量</p><p>  數據流量: 100筆/日</p><p>  高峰流量: 200筆/日<

26、;/p><p>  數據流編號: D08</p><p>  數據流名稱: 填寫歸還記錄</p><p>  簡述: 在圖書借閱模塊中填寫歸還記錄</p><p>  數據流來源: P2-14圖書歸還處理</p><p>  數據流去向: 借閱表</p><p>  數據流組成: 索書號+借閱數量+

27、狀態(tài)</p><p>  數據流量: 100筆/日</p><p>  高峰流量: 200筆/日</p><p>  數據流編號: D09</p><p>  數據流名稱: 歸還修改在庫書量</p><p>  簡述: 還書時修改圖書庫中的在庫數量</p><p>  數據流來源: P2-14圖

28、書歸還處理</p><p>  數據流去向: 圖書表</p><p>  數據流組成: 索書號+借閱數量</p><p>  數據流量: 100筆/日</p><p>  高峰流量: 200筆/日</p><p>  數據流編號: D010</p><p>  數據流名稱: 讀者登陸信息<

29、;/p><p>  簡述: 讀者登陸信息</p><p>  數據流來源: 圖書館管理人員</p><p>  數據流去向: P7-11讀者登陸檢查</p><p>  數據流組成: 用戶名+密碼</p><p>  數據流量: 100人次/日</p><p>  高峰流量: 300人次/日<

30、;/p><p>  數據流編號: D011</p><p>  數據流名稱: 讀者信息</p><p><b>  簡述: 讀者信息</b></p><p>  數據流來源: P7-11讀者登陸檢查</p><p>  數據流去向: 讀者表</p><p>  數據流組成: 用

31、戶名+密碼+權限</p><p>  數據流量: 100人次/日</p><p>  高峰流量: 300人次/日</p><p>  (3)處理邏輯的描述</p><p><b>  處理邏輯編號:P1</b></p><p>  處理邏輯名稱:圖書編目系統</p><p&g

32、t;  簡述:圖書采購入庫,經過編目等處理后,將其目錄信息存入數據庫,提供給讀者使用。目錄信息包括書名、索書號、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關鍵詞、條碼、字數、頁數、出版日期等。</p><p>  輸入的數據流:圖書編目信息(D01) </p><p>  處理邏輯:編目數據錄入,要求錄入數據正確</p><p>  輸出的數據流:D01</p><

33、;p>  處理頻率:30本/日</p><p>  處理邏輯編號:P1-11</p><p>  處理邏輯名稱:編目管理</p><p>  簡述:圖書采購入庫,經過編目等處理后,將其目錄信息存入數據庫,提供給讀者使用。目錄信息包括書名、索書號、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關鍵詞、條碼、字數、頁數、出版日期等。</p><p>  輸入的數

34、據流:圖書編目信息(D01) </p><p>  處理邏輯:編目數據錄入,要求錄入數據正確</p><p>  輸出的數據流:D01</p><p>  處理頻率:30本/日</p><p><b>  處理邏輯編號:P2</b></p><p>  處理邏輯名稱:圖書借閱系統</p>

35、;<p>  簡述:讀者查找到所需圖書后應當到圖書館辦理借閱手續(xù)。圖書借閱系統處理圖書借閱、還書、續(xù)借等手續(xù)。</p><p>  輸入的數據流: 圖書借閱單D02</p><p>  處理邏輯:圖書借閱單輸入,檢查讀者身份,檢查圖書在庫情況,然后填寫圖書借閱庫并修改圖書表中的在庫數量。</p><p>  輸出的數據流:D01</p>

36、<p>  處理頻率:100本/日</p><p>  處理邏輯編號:P2-11</p><p>  處理邏輯名稱:檢查讀者身份。</p><p>  簡述:檢查讀者身份,已注冊的讀者可以借書。</p><p>  輸入的數據流:圖書借閱單D02</p><p>  處理邏輯:查詢讀者表,已注冊的讀者可以借書

37、。</p><p>  輸出的數據流:D02合格借書者</p><p>  處理頻率:100本/日</p><p>  處理邏輯編號:P2-12</p><p>  處理邏輯名稱:檢查圖書是否在庫</p><p>  簡述:檢查所借圖書是否有足夠的庫存。</p><p>  輸入的數據流:圖書借

38、閱單D02 </p><p>  處理邏輯:訪問圖書表,檢查所借圖書是否有足夠的庫存。</p><p>  輸出的數據流:D02可以借閱</p><p>  處理頻率:100本/日</p><p>  處理邏輯編號:P2-13</p><p>  處理邏輯名稱:填寫借閱表,修改圖書表。</p><p

39、>  簡述:填寫借閱表,修改圖書表。</p><p>  輸入的數據流:圖書借閱單D02 </p><p>  處理邏輯:修改圖書表中的所借圖書的在庫數量,在借閱表中填寫借書情況。</p><p>  輸出的數據流:D02可以借閱</p><p>  處理頻率:100本/日</p><p>  處理邏輯編號:P2

40、-14</p><p>  處理邏輯名稱:圖書歸還處理</p><p><b>  簡述:圖書歸還處理</b></p><p>  輸入的數據流: 還書記錄D07</p><p>  處理邏輯:還書時修改圖書表中所借圖書的在庫量,并在借閱表中填寫還書情況。</p><p>  輸出的數據流:填寫歸

41、還記錄(D08)+歸還修改在庫書量(D09)</p><p>  處理頻率:100本/日</p><p>  處理邏輯編號: P3</p><p>  處理邏輯名稱: 圖書征訂系統</p><p>  簡述:圖書征訂系統。讀者可從圖書館管理系統信息系統進入圖書征訂系統,進行圖書的征訂。</p><p>  輸入的數據流

42、: 圖書征訂信息(D05)</p><p>  處理邏輯:讀者填寫圖書征訂信息,系統將檢查讀者的身份,合格的將寫入借閱表,并修改圖書庫中該書的庫存量。</p><p>  輸出的數據流:填寫圖書征訂信息(D06)</p><p>  處理頻率: 50本/日</p><p>  處理邏輯編號: P3-11</p><p>

43、;  處理邏輯名稱: 征訂信息輸入</p><p><b>  簡述:征訂信息輸入</b></p><p>  輸入的數據流: 圖書征訂信息(D05)</p><p>  處理邏輯:讀者填寫圖書征訂信息</p><p>  輸出的數據流:P3-12讀者身份檢查</p><p>  處理頻率: 50

44、本/日</p><p>  處理邏輯編號:p3-12</p><p>  處理邏輯名稱: 讀者身份檢查</p><p><b>  簡述:讀者身份檢查</b></p><p>  輸入的數據流: 圖書征訂信息(D05)</p><p>  處理邏輯:檢查讀者身份。</p><p

45、>  輸出的數據流:P3-13征訂信息</p><p>  處理頻率: 50本/日</p><p>  處理邏輯編號: P3-13</p><p>  處理邏輯名稱: 征訂處理</p><p><b>  簡述:征訂處理</b></p><p>  輸入的數據流: 圖書征訂信息(D05)&l

46、t;/p><p>  處理邏輯:合格的征訂將寫入借閱表,并修改圖書表中該書的在庫數量。</p><p>  輸出的數據流:填寫圖書征訂信息(D06)</p><p>  處理頻率: 50本/日</p><p>  處理邏輯編號: P4</p><p>  處理邏輯名稱: 維護系統</p><p> 

47、 簡述:系統維護對讀者的管理。只有系統中注冊的用戶才能在本館中借閱圖書。</p><p>  輸入的數據流: 讀者登陸信息(D010)</p><p>  處理邏輯:讀者登陸信息錄入</p><p>  輸出的數據流:讀者信息(D011)</p><p>  處理頻率: 100人次/日</p><p>  處理邏輯編號

48、:P4-11</p><p>  處理邏輯名稱:讀者登陸檢查</p><p>  簡述:審查用戶信息,合格的用戶信息輸入讀者庫。</p><p>  輸入的數據流: 讀者登錄信息(D010)</p><p>  處理邏輯:讀者登錄信息錄入</p><p>  輸出的數據流:讀者信息(D011)</p>&

49、lt;p>  處理頻率:100人次/日</p><p>  (4)數據存儲的描述</p><p>  數據存儲編號: F01</p><p>  數據存儲名稱:讀者表</p><p>  簡述:讀者信息,讀者在本館注冊后成為注冊讀者。</p><p>  數據存儲組成:用戶名+密碼</p><

50、p><b>  關鍵字: 用戶名</b></p><p>  相關聯的處理:P2-11 P3-12 P4-11</p><p>  數據存儲編號: F02</p><p>  數據存儲名稱:圖書庫</p><p>  簡述:存儲本圖書館圖書信息</p><p>  數據存儲組成:書名+索書號

51、+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關鍵詞+條碼+字數+頁數+出版日期</p><p><b>  關鍵字: 書名</b></p><p>  相關聯的處理:P1-11 P2-12 P2-13 P2-14 P3-13</p><p>  數據存儲編號: F03</p><p>  數據存儲名稱:借閱表</p><

52、;p>  簡述:存儲本館圖書借書信息</p><p>  數據存儲組成:借書日期+索書號+讀者賬號+庫室+還書日期+借書量+還書量</p><p><b>  關鍵字: 索書號</b></p><p>  相關聯的處理:P2-13 P2-14 P3-13</p><p><b>  (5)外部實體描述&l

53、t;/b></p><p>  外部實體編號:S01</p><p><b>  外部實體名稱:讀者</b></p><p><b>  簡述:圖書館用戶</b></p><p>  輸入的數據流:D10</p><p>  輸出的數據流:D05</p>

54、<p>  外部實體編號:S02</p><p>  外部實體名稱:圖書館管理人員</p><p>  簡述:圖書館管理人員</p><p>  輸入的數據流:D01 D02 D03 D07 D08 D1</p><p>  輸出的數據流:D04 D06 D09</p><p><b>  四、系統

55、設計</b></p><p>  進入了設計階段,要把軟件“做什么”的邏輯模型變換成“怎么做”的物理模型,即著手實現軟件的需求,并將設計的結果反應在設計說明書文檔中,所以系統的設計是把系統要求轉化成系統表示的過程。</p><p><b>  1.總體設計</b></p><p>  本系統設置了1名管理員和若干名操作員,分為四大板

56、塊9個功能。設置的操作人員由管理員設置。如果用戶名或者密碼之一錯誤就會出現錯誤的提示。</p><p>  2.系統物理配置方案</p><p>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采用兩臺服務器構成雙機備份結構,保證提供實時服務。為保證較快的響應時間,選用處理速度較快的計算機系統,內存大小對數據庫系統的響應速度影響較大,選擇內存教大的系統。網絡通信速度選用100Mbit/s/1000Mbit/s。為保

57、證系統中的信息安全,配置必要的數據備份設備(采用外部備份方式)。</p><p><b>  3.數據存儲設計</b></p><p>  以系統用戶數據管理為例:</p><p>  當選擇“修改”按紐的時候,三個文本框會自動改為輸入狀態(tài)。如下圖</p><p>  當數據修改完以后,只要選擇“保存”按紐即可,數據會被

58、存儲在名為Sysuserdata的表中。</p><p>  以下是數據修改前后的對比:</p><p><b>  4.輸出設計</b></p><p>  以圖書征訂管理模塊為例:</p><p>  讀者可以在界面上選擇“預覽”按紐。得到下圖:</p><p>  讀者可以通過預覽的方式查看

59、自己的信息。如果確認無誤,則選擇“打印”按紐,進行下一步的操作。</p><p>  這樣讀者可以把自己想要的讀書信息和征訂信息通過系統輸出,打印成報表。</p><p><b>  5.輸入設計</b></p><p>  以圖書編目模板為例:</p><p>  當管理員進入該界面后,進行數據錄入。選擇“添加”按紐。

60、</p><p>  當數據錄入完畢后,再選擇“保存”按紐。數據將保存在表中。</p><p><b>  兩表的對比:</b></p><p>  6.代碼設計及設計規(guī)范</p><p>  在這里,我以圖書借閱模塊為例:</p><p><b>  圖書借閱代碼設計</b>

61、;</p><p><b>  “借書”按紐</b></p><p>  *檢查是否輸入了圖書條碼</p><p>  if empty(thisform.txtcode.text)</p><p>  messagebox("請輸入圖書條碼",16,"圖書借閱管理")</p

62、><p>  thisform.txtcode.setfocus</p><p><b>  return</b></p><p><b>  endif</b></p><p>  *檢查在選擇的庫室中是否存在該條碼圖書</p><p>  cCode=alltrim(this

63、form.txtcode.text)</p><p>  cRoom=thisform.cmbroom.value</p><p>  select storebibli</p><p>  locate for alltrim(條碼)==cCode and alltrim(庫室名)==croom</p><p>  if not found

64、()</p><p>  messagebox("“"+cRoom+"”"+"無<"+cCode+">條碼圖書",16,"圖書借閱管理")</p><p>  thisform.txtcode.setfocus</p><p><b>  ret

65、urn</b></p><p><b>  endif</b></p><p>  *檢查讀者是否已經借閱了該條碼圖書</p><p>  select tempCursor</p><p>  locate for alltrim(條碼)==cCode</p><p>  if fo

66、und()</p><p>  messagebox("讀者已經借閱該條碼圖書",16,"圖書借閱管理")</p><p>  thisform.txtcode.setfocus</p><p><b>  return</b></p><p><b>  endif&l

67、t;/b></p><p><b>  *保存讀者借書記錄</b></p><p>  ndate=val(thisform.txtlenddate.text)</p><p>  if ndate=0</p><p>  insert into lenddata (條碼,證號,庫室,借期) ;</p>

68、<p>  values (cCode,alltrim(thisform.txtnum.text),cRoom,date())</p><p><b>  else</b></p><p>  nyear=year(date())</p><p>  nmonth=month(date())</p><p>

69、;  nday=day(date())</p><p>  nmonth=nmonth+ndate</p><p>  if nmonth>12</p><p>  nyear=nyear+1</p><p>  nmonth=nmonth-12</p><p><b>  endif</b>

70、;</p><p>  ddate=date(nyear,nmonth,nday)</p><p>  insert into lenddata (條碼,證號,庫室,借期,還期) ;</p><p>  values (cCode,alltrim(thisform.txtnum.text),cRoom,date(),ddate)</p><p&g

71、t;<b>  endif</b></p><p>  *刷新讀者借書清單,執(zhí)行查詢獲得讀者借閱圖書數據</p><p>  cnum=alltrim(thisform.txtnum.text)</p><p>  select lenddata.條碼,書名,索書號,庫室,借期,還期 from lenddata,storebibli ;<

72、/p><p>  where lenddata.條碼==storebibli.條碼 and alltrim(lenddata.證號)==cnum and ;</p><p>  lenddata.庫室==storebibli.庫室名;</p><p>  into cursor tempCursor</p><p>  *顯示讀者個人借書清單&l

73、t;/p><p>  thisform.txtLended.value=reccount()</p><p>  thisform.grid1.recordsourcetype=1</p><p>  thisform.grid1.recordsource='tempCursor'</p><p>  *根據讀者借閱圖書冊數是否達

74、到借書數量限制禁用或啟用借書按鈕</p><p>  if thisform.txtsum.value=thisform.txtlended.value</p><p>  thisform.cmdlend.enabled=.F.</p><p><b>  else</b></p><p>  thisform.cmd

75、lend.enabled=.T.</p><p><b>  endif</b></p><p>  *修改館藏圖書記錄的可借數</p><p>  update storebibli set 可借數=可借數-1;</p><p>  where alltrim(條碼)==cCode and alltrim(庫室名)=c

76、Room</p><p><b>  “續(xù)借”按紐</b></p><p>  *檢查是否輸入了圖書條碼</p><p>  if empty(thisform.txtcode.text)</p><p>  messagebox("請輸入圖書條碼",16,"圖書借閱管理")<

77、;/p><p>  thisform.txtcode.setfocus</p><p><b>  return</b></p><p><b>  endif</b></p><p>  *檢查讀者是否已經借閱了該條碼圖書</p><p>  cCode=alltrim(thi

78、sform.txtcode.text)</p><p>  select tempCursor</p><p>  locate for alltrim(條碼)==cCode </p><p>  if not found()</p><p>  messagebox("讀者沒有借閱<"+cCode+"&g

79、t;條碼圖書",16,"圖書借閱管理")</p><p>  thisform.txtcode.setfocus</p><p><b>  return</b></p><p><b>  endif</b></p><p>  *修改該條碼對應的借書記錄</p

80、><p>  ndate=val(thisform.txtlenddate.text)</p><p>  if ndate=0</p><p>  update lenddata set 借期=date();</p><p>  where alltrim(條碼)==cCode</p><p><b>  el

81、se</b></p><p>  nyear=year(date())</p><p>  nmonth=month(date())</p><p>  nday=day(date())</p><p>  nmonth=nmonth+ndate</p><p>  if nmonth>12</

82、p><p>  nyear=nyear+1</p><p>  nmonth=nmonth-12</p><p><b>  endif</b></p><p>  ddate=date(nyear,nmonth,nday)</p><p>  update lenddata set 借期=date(

83、),還期=ddate;</p><p>  where alltrim(條碼)==cCode</p><p><b>  endif</b></p><p>  *刷新讀者借書清單,執(zhí)行查詢獲得讀者借閱圖書數據</p><p>  cnum=alltrim(thisform.txtnum.text)</p>

84、<p>  select lenddata.條碼,書名,索書號,庫室,借期,還期 from lenddata,storebibli ;</p><p>  where lenddata.條碼==storebibli.條碼 and alltrim(lenddata.證號)==cnum and ;</p><p>  lenddata.庫室==storebibli.庫室名;<

85、/p><p>  into cursor tempCursor</p><p>  *顯示讀者個人借書清單</p><p>  thisform.txtLended.value=reccount()</p><p>  thisform.grid1.recordsourcetype=1</p><p>  thisform

86、.grid1.recordsource='tempCursor'</p><p>  *根據讀者借閱圖書冊數是否達到借書數量限制禁用或啟用借書按鈕</p><p>  if thisform.txtsum.value=thisform.txtlended.value</p><p>  thisform.cmdlend.enabled=.F.<

87、/p><p><b>  else</b></p><p>  thisform.cmdlend.enabled=.T.</p><p><b>  endif</b></p><p><b>  “還書”按紐</b></p><p>  *檢查是否輸入了圖

88、書條碼</p><p>  if empty(thisform.txtcode.text)</p><p>  messagebox("請輸入圖書條碼",16,"圖書借閱管理")</p><p>  thisform.txtcode.setfocus</p><p><b>  return&

89、lt;/b></p><p><b>  endif</b></p><p>  *檢查讀者是否借閱了該條碼圖書</p><p>  cnum=alltrim(thisform.txtnum.text)</p><p>  cCode=alltrim(thisform.txtcode.text)</p>

90、<p>  select tempCursor</p><p>  locate for alltrim(條碼)==cCode </p><p>  if not found()</p><p>  messagebox("讀者沒有借閱<"+cCode+">條碼圖書",16,"圖書借閱管理&

91、quot;)</p><p>  thisform.txtcode.setfocus</p><p><b>  return</b></p><p><b>  endif</b></p><p>  *刪除讀者該條碼圖書借書記錄</p><p>  select lend

92、data</p><p>  delete all for alltrim(條碼)==cCode and alltrim(證號)==cnum</p><p><b>  pack</b></p><p>  *刷新讀者借書清單,執(zhí)行查詢獲得讀者借閱圖書數據</p><p>  select lenddata.條碼,書名,

93、索書號,庫室,借期,還期 from lenddata,storebibli ;</p><p>  where lenddata.條碼==storebibli.條碼 and alltrim(lenddata.證號)==cnum and ;</p><p>  lenddata.庫室==storebibli.庫室名;</p><p>  into cursor tem

94、pCursor</p><p>  *顯示讀者個人借書清單</p><p>  thisform.txtLended.value=reccount()</p><p>  thisform.grid1.recordsourcetype=1</p><p>  thisform.grid1.recordsource='tempCurso

95、r'</p><p>  thisform.cmdlend.enabled=.T.</p><p>  *修改館藏圖書記錄的可借數</p><p>  cRoom=thisform.cmbroom.value</p><p>  update storebibli set 可借數=可借數+1;</p><p>

96、  where alltrim(條碼)==cCode and alltrim(庫室名)=cRoom</p><p><b>  “清除”按紐</b></p><p>  thisform.txtnum.value=""</p><p>  thisform.txtname.value=""</p&g

97、t;<p>  thisform.txtdept.value=""</p><p>  thisform.txtoutdate.value=""</p><p>  thisform.txtcode.value=""</p><p>  thisform.txtlenddate.value=&

98、quot;"</p><p>  thisform.txttype.value=""</p><p>  thisform.txtsum.value=""</p><p>  thisform.txtlended.value=""</p><p>  thisform.gr

99、id1.recordsource=""</p><p><b>  “關閉”按紐</b></p><p>  if messagebox("是否退出圖書借閱管理?",36,"圖書借閱管理")=6</p><p>  thisform.release&&關閉圖

100、書借閱管理表單</p><p><b>  endif</b></p><p><b>  五、系統實施</b></p><p><b>  1.選擇的開發(fā)平臺</b></p><p>  硬件平臺是開發(fā)與運行系統所需要的硬件環(huán)境,由于本系統是一個小型的MIS管理系統,因此對計

101、算機硬件的要求不高。我選擇的是DDR256M、60G硬盤內存的普通微機。</p><p>  軟件平臺是指系統開發(fā)與運行的軟件環(huán)境。我在開發(fā)時選用了穩(wěn)定性較強的Windows XP中文專業(yè)版和VF6.0作為開發(fā)語言用于數據庫設計。 由于這些軟件產品都是Microsoft公司的產品,因此彼此之間的兼容性較好,開發(fā)出的應用系統穩(wěn)定性較高。VF6.0具有可視化的開發(fā)環(huán)境,可以快速完成系統的開發(fā),內部集成的數據庫訪問通道

102、,使得可以輕松方便的對數據庫管理</p><p><b>  2.系統測試</b></p><p>  實際開發(fā)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差錯,系統中通常可能隱藏著錯誤和缺陷,不經周密測試的系統投入運行,將會造成難以想像的后果,因此系統測試是MIS開發(fā)過程中為保證軟件質量必須進行的工作。大量統計資料表明,系統測試的工作量往往占MIS開發(fā)總工作量的40%以上。因此,我們必須

103、重視測試工作。</p><p>  我在開發(fā)本系統時,為了使系統能夠穩(wěn)定運行,對本系統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全面測試,采取的方式是: (1)分調:在“登陸界面”文本框中輸入“用戶名”,例002,然后輸入密碼,該界面從其他相應的文本框中能夠顯示出相應的信息,系統是可以正常運行的。為了保證每一項菜單能夠正確實現系統設計的功能,我把相關的基礎數據,基本上全部輸入到本系統中,并對每一個菜單項進行了增加、刪除、修改等操作

104、,從而保證了菜單級功能的正確實現。 (2)數據跟蹤:我完成菜單項測試后,我又對系統內的每一個數據進行了跟蹤。 </p><p> ?。?)總調:我在以上測試的基礎上對系統功能進行了整體的測試,依次來檢驗系統功能是否符合系統設計的要求。</p><p>  在具體的測試中,我認為應當遵循以下原則:由程序設計者之外的人進行測試;測試用例應由兩部分組成:輸入數據和預期輸出結果;應選用不合

105、理的輸入數據與非法輸入測試;不僅要檢驗程序是否實現預期功能,還應檢查程序是否做了不應該做的工作;集中測試容易出錯的程序模塊;對程序修改以后,必須重新進行測試。 </p><p><b>  3.系統切換方式</b></p><p>  我設計的大學工資管理系統準備采用并行切換方式,以保證平衡可靠的過度。即一方面使用本系統來進行工作,另一方面又繼續(xù)沿用老的方式—手工方式

106、,在一定時期內,如果程序存在一些漏洞和錯誤,用戶也提出了修改意見,那么系統還要經過進一步完善才能正式投入使用,終止以前的操作方式。</p><p><b>  4.系統使用說明書</b></p><p><b>  系統的菜單</b></p><p><b>  登錄模塊</b></p>

107、<p>  本模塊主要用于對用戶身份進行鑒別。用戶通過表單提供用戶名和密碼信息,系統根據用戶提供的登錄信息對用戶進行身份查詢鑒別。如果身份合法,則將用戶導向系統的主頁面并記錄用戶的相關信息,留待以后的系統頁面使用。用戶名為002,密碼222。</p><p>  (1)輸入用戶的登錄信息。</p><p>  在頁面提供的表單出輸入用戶的用戶名和密碼信息,點擊“登錄”按鈕提交表

108、單信息到身份驗證頁面。</p><p>  (2)用戶身份進行驗證。</p><p><b>  用戶信息模塊:</b></p><p>  此模塊為系統管理人員使用。管理人員可根據相應的條件對讀者進行管理。對于一些失去使用系統資格的讀者,如畢業(yè)生等,可以刪除他們的用戶記錄,這樣的話,這些讀者就無法再次登陸系統?!疤砑印睘樵黾佑脩粜畔?,“修改”

109、為改變用戶信息。</p><p><b>  用戶口令修改模塊:</b></p><p>  賦予普通讀者修改密碼的權限。</p><p><b>  圖書編目模塊:</b></p><p>  該模塊對每一本圖書做了詳細的記錄,分別從書名、索書號、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關鍵詞、條碼、字數、頁數、

110、出版日期這10個方面對書籍進行登記。為了方便管理,系統設置了“首記錄”“前一記錄”“后一記錄”“尾記錄”四個按鈕,利于微調。下訪的篩選索書號,是條形碼掃射記錄區(qū)。</p><p><b>  圖書典藏模塊:</b></p><p>  (1).新書分配模塊</p><p>  此模塊可以方便圖書館管理人員將新到的圖書迅速分配到圖書館的各個功能室

111、,對整個圖書館的館藏有了基礎累積。當新到圖書在分配上出現差錯時,也可通過這個界面迅速的查找,及時更正。</p><p>  (2).庫室調配模塊</p><p>  該模塊用于圖書館內部各個庫室之間的圖書調配,管理人員可通過此界面迅速準確地操作實體。</p><p><b>  圖書征訂模塊:</b></p><p> 

112、 圖書征訂模塊是圖書館為讀者制定的特殊服務,如果有讀者想通過圖書館代購某些書籍的話,舊可以通過該界面來實現。該模塊以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為搜索條件確定書籍,提供了預覽、打印等功能。</p><p><b>  圖書借還模塊:</b></p><p>  對于圖書館的主要業(yè)務,在設計上我把它和一部分讀者信息聯系到一起。這樣就方便讀者很快的掌握到自己在圖書館的一切

113、信息。</p><p><b>  借還數據模塊</b></p><p>  這是圖書館管理人員使用的模塊,它讓管理人員快速掌握單本圖書的流動信息。</p><p><b>  退出模塊</b></p><p>  讓讀者退出系統返回WIDNOWS界面</p><p>  5

114、.對自己開發(fā)的系統地評價</p><p>  叢客觀的角度上來說,我自己開發(fā)的這套系統還很不成熟,有著不少的漏洞與缺點。比如說沒有將管理人員與普通讀者分開進行登陸,這樣的話會讓整個系統更專業(yè),更人性化。其次,我沒有設立圖書查詢的模塊,這在一個優(yōu)秀的圖書管理信息系統中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因為我個人在VF上學藝不精,致使無法完成圖書查詢處的代碼設計,故將其舍棄,實屬萬般無奈。但我在圖書編目、圖書典藏、還有圖書征訂這幾

115、個模板的設計上還是下了一番苦心的。仔細看看,還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偟膩碚f,我所設計的圖書管理信息系統還是可以適應小團體使用的。</p><p><b>  六、總結</b></p><p><b>  1.工作的評價</b></p><p>  在為期一個星期的課設中,我始終以一個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來面對我的課題。我想用我的

116、態(tài)度來彌補一些我在技術和能力上的不足。坦白的說,在課設剛開始的兩天里,我也有過打堂鼓的思想,但是隨著自己的系統日趨完善,我的自信心也逐漸恢復,讓自己有了動力繼續(xù)下去。在設計開發(fā)過程中,有很多難題不可能靠我自己一個人解決,多虧了身邊的同學與我的指導老師,給了我很多幫助。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可以改掉在課社中出現的浮躁問題,更上一層樓。</p><p>  2.收獲、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p>&

117、lt;p>  經過一個星期的開發(fā)和設計,學生成績管理信息系統基本開發(fā)完成。其功能基本符合用戶的需求,能夠完成大量的信息錄入、自動生成統計報表功能,提供方便的查詢功能和部分系統維護功能。使用能戶方便進行資料修改、更新、刪除。同時也考慮到減少數據冗余的問題,對于數據的一致性的問題也通過程序進行了有效的解決。通過本次畢業(yè)設計,我基本掌握了VISUAL FOXPRO編程,使我更進一步了解了面向對象編程的內涵,領略了VISUAL FOXPR

118、O的方便、高效使我覺得 VISUAL FOXPRO真的是很好的開發(fā)工具。我也認識到自己在計算機許多專業(yè)知識方面還有許多欠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加緊學習和工作,爭取掌握更多的編程技巧,豐富和補充自己。在開發(fā)過程中,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幫助,我能按照進度一步一步地進行開發(fā)設計,并從老師身上學到很多東西。老師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嚴謹的治學精神和深厚的理論水平都使我收益非淺。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給予我很大的幫助,這對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都

119、有一種巨大的幫助,在此對老師對我的指導和幫助表示誠摯的感謝!這次畢業(yè)設計時間較短,本人對面相對象程序設計和VISUAL FOXPRO開發(fā)工具</p><p><b>  參考文獻</b></p><p>  1.高林,周海燕 .管理信息系統與案例分析 .2004版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11月:220頁.</p><p>  2.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