盅口屬和冠環(huán)屬線蟲的分類及親緣關系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感染馬屬動物的寄生線蟲不僅數量巨大,而且種類繁多。尤其是圓線亞科(Strongylinae)與盅口亞科(Cyathostominae)圓線蟲嚴重危害馬屬動物的健康,給畜牧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帶來困擾和損失。雖然驅蟲藥能夠防治圓線蟲病,但這種手段已經導致盅口亞科線蟲產生抗藥性,使患病率增加,改變了宿主體內的寄生蟲種群結構。所以,提出新型的綜合性控制方法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關于馬屬動物寄生線蟲的基礎生物學和系統發(fā)育學方面的知識十分有限,主要是因為依據

2、形態(tài)學鑒定種類和診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經典分類與分子分類相結合的方法對盅口亞科盅口屬(Cyathostomum)和冠環(huán)屬(Coronocyclus)線蟲的分類和系統發(fā)育關系進行分析,首次描述了3種冠環(huán)屬線蟲的掃描電鏡結構,然后測定和分析兩個屬的ITS序列和部分cox1(pcox1)序列,并探討和分析了他們的親緣關系和分類地位。
  通過對采自河南省驢腸道的3種冠環(huán)屬線蟲:冠狀冠環(huán)線蟲(Coronocycluscoronat

3、us)、大唇片冠環(huán)線蟲(C.labiatus)、小唇片冠環(huán)線蟲(C.labratus)進行掃描電鏡的觀察,結果表明3種冠環(huán)線蟲的體表形態(tài)特征差異明顯,主要表現在外葉冠數目、亞中乳突起始部位、雄蟲生殖錐背唇上附屬物、雌蟲尾部等方面。研究結果與之前學者們在光鏡下觀察的結果基本一致,相比之下,掃描電鏡觀察到的外部形態(tài)更清楚、更準確,提供了更多更具體的結構特征。本研究將冠環(huán)屬線蟲與盅口屬的掃描電鏡結構特征進行了比較,為兩個屬的分類提供更詳細的形

4、態(tài)學資料。
  運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對3種盅口屬線蟲:四刺盅口線蟲(Cyathostomumtetracanthum)、蝶狀盅口線蟲(C.pateratum)、碗形盅口線蟲(C.catinatum)和3種冠環(huán)屬線蟲的rDNA-ITS序列進行測定和比對分析。結果顯示:ITS(包括5.8S)序列長748-843bp,其中冠狀冠環(huán)線蟲的ITS2序列比其它種缺失約90bp,6個種的5.8S序列完全一致。ITS1+ITS2總變異

5、位點154個(包括gap),簡約信息位點64個。ITS1和ITS2的G+C含量分別為47.0%-48.6%和37.7%-41.1%。ITS2序列的差異性(0-31.9%)大于ITS1序列(0-4.9%),ITS1和ITS2序列種間差異(1.1%-4.9%,1.2%-31.9%)明顯大于種內差異(0-1.9%,0-0.9%)。而且,四刺盅口線蟲與蝶狀盅口線蟲和碗形盅口線蟲的差異性,大于四刺盅口線蟲與3種冠環(huán)線蟲之間的差異性。研究獲得的盅口

6、屬和冠環(huán)屬線蟲的部分cox1序列均為393bp,無插入和缺失,A+T含量(65.9%-68.9%)明顯高于G+C含量(31.1%-34.1%),顯示出AT堿基偏倚性。通過比對pcox1序列發(fā)現,種間差異(6.6%-15.8%)大于種內差異(0.5%-2.5%)。以長傘杯冠線蟲(Cylicostephanus longiburs)為外群,基于ITS1+ITS2序列和pcox1序列分別構建NJ和MP發(fā)育樹,得到的拓撲結構基本相似。內群分為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