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血液南通大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血 液,Blood,南通大學醫(y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第一節(jié) 血液的組成和理化性質,體 液(占體重60%),細胞內液(40%),細胞外液(20%),血液5%(指血漿),組織液15%(包括淋巴液),,,血液(全血)占全身體重 7%~ 8%,一、體液( body fluid),二、血液的組成與功能,(一) 血液的組成,(二)血液的生理功能1、運輸2、緩沖3、調節(jié)體溫4、免疫和防護,血液的理化特性,

2、血漿滲透壓{,作用:,★膠滲壓:,維持血容量及調節(jié)血管內外水分的分布。,★晶滲壓:,維持紅細胞正常大小、形態(tài)、功能。,第二節(jié) 血細胞及其功能,一、紅細胞生理,crenated erythrocyte圓鋸齒狀的紅細胞,Biconcave discoid shapeof normal erythrocyte,紅細胞的數量 男性:4.0~5.5×1012/L;Hb:120~160g/L 女性:3.5~5.0&

3、#215;1012/L;Hb:110~150g/L 新生兒:6.0×1012/L; Hb:5天內達200g/L,貧血(anemia):循環(huán)血液中紅細胞或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下限。,(1)紅細胞的可塑性變形,影響因素:,? 表面積與體積之比,? 紅細胞內的粘滯度,? 紅細胞膜的彈性和粘度,二、紅細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0.85%NaCl,0.35%NaCl,0.42%NaCl,0.65%NaCl,(2)紅

4、細胞膜的滲透脆性與溶血,溶血(hemocytolysis):將紅細胞放入低滲溶液中,由于滲透作用,水分將進入紅細胞,體積增大,如果增大到45%-60%,則紅細胞破裂,胞質中Hb逸出細胞外,這一現象稱為紅細胞溶解,簡稱溶血。,滲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紅細胞抵抗低滲溶液的能力。,抗低滲液的能力大=脆性小=不易破抗低滲液的能力小=脆性大=容易破,懸浮穩(wěn)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在正常生理條件下

5、,紅細胞在血漿中能夠保持懸浮狀態(tài)而不易沉降的特性。,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將盛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靜置,通常以紅細胞在第一小時末下沉的距離表示紅細胞沉降的速度。男性為0~15mm/h,女性為0~20mm/h。,(3)紅細胞的懸浮穩(wěn)定性與血沉,Rouleaux formation,緡錢狀形成,紅細胞的疊連,思考題:將血沉正常的人的紅細胞置于血沉快的病人的血漿中,血沉結果如

6、何?,(二)紅細胞的生成與調節(jié) 1.紅細胞的生成 ⑴生成部位:胚胎早期為卵黃囊,后為肝、脾和骨 髓;出生后主要在骨髓。 蛋白質

7、 基本原料 ⑵造血原料: 鐵 葉酸

8、 成熟因子 VitB12,,,,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缺鐵性貧血,2. 紅細胞生成的調節(jié),干 細 胞 ↓ 早期紅系祖細胞(BFU-E) 爆式促進因子→↓ 晚期紅系祖細胞(CFU-E) ↓ 可識別紅系前體細胞 ↓網幼紅細胞 ↓成熟紅

9、細胞,,,,,缺氧、RBC↓或Hb↓ ↓腎成纖維、內皮細胞(主) 肝細胞(次) ↓-促紅細胞生成素(EPO) 雄激素,,,二、 白細胞生理,(一)白細胞的形態(tài)、正常值、功能和分類,數量:(4~10 ) ?109/L,變異范圍大,功能:實現對機體的防御功能,分類: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二)白細胞的特性及各類白細胞的功能,生理特性:,? 血細胞滲出,? 趨化性,?

10、 吞噬作用,? 分解作用,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嗜堿粒細胞,,顆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無顆粒細胞,三、血小板(platelet)生理,? 血小板是從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裂解脫落下來的具有代謝能力的小塊細胞胞質。,(一)血小板的形態(tài)、正常值和功能,正常值:,100~300?109/L( 10~30萬/mm3),功能:,參與止血,促進凝血,維持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正常的通透性。,(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粘附,2、聚集,

11、3、釋放,4、吸附,5、收縮,思考:為什么有的人傷口流血一段時間后血液會自己在傷口處凝固?,(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1、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2、參與凝血,3、維持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4、吸附作用,,小血管破損,血液從血管中流出,數分鐘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現象。,第三節(jié) 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血液由流動的溶膠狀態(tài)變成不能流動的凝膠狀態(tài)的過程。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yōu)椴?/p>

12、溶性的纖維蛋白多聚體,并將血細胞網絡于其中,形成血凝塊。,血清:血液凝固后12小時,血凝塊發(fā)生回縮所釋放出的淡黃色液體。,血清缺乏纖維蛋白原和少量參與凝血的凝血因子,增添了少量血凝時由內皮細胞和血小板釋放的化學物質。,血清與血漿的區(qū)別,(一)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血液和組織中直接參與凝血的物質。,1、除因子Ⅳ和PL外,都為蛋白質(酶),2、多在肝臟合成,有些合成需Vitk參與;,特點:,3、除因子Ⅳ外,正常情

13、況下都不具有活性,(二)凝血過程,1、血液凝固的基本反應過程,凝血過程是一個蛋白質有限水解的過程,可分三個步驟:,(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2)凝血酶原激活物激活凝血酶原生成凝血酶。,(3)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1、內源性凝血,完全靠血漿內的凝血因子完成。由因子Ⅻ始動。,(1)表面激活階段,(2)磷脂表面階段,(3)纖維蛋白的形成階段,2、外源性凝血,不完全靠血漿內的凝血因子完成。由組織因子始動。,3、外源性凝

14、血和內源性凝血之間的區(qū)別,二、血液中的抗凝系統(tǒng) ①絲氨酸蛋白抑制物:抗凝血酶Ⅲ等。 抗凝血酶Ⅲ是肝臟合成的球蛋白。能與凝血酶結合形成復合物,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使激活的因子Ⅶ、Ⅸa 、Ⅹa失活;與肝素結合后作用↑2000倍 。,②肝 素:是由肥大細胞產生的粘多糖。 作用:與一些體液抗凝物質結合后,增強抗凝血酶物質的抗凝活性;能增強蛋白質C的活性和刺激血管內皮細胞釋放纖溶酶原激活物,增強纖維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的

15、聚集與釋放。,③蛋白質C系統(tǒng):蛋白質C等。 蛋白質C是肝臟合成的VitK依賴因子。 作用:滅活凝血因子Ⅴ、Ⅷ;阻礙因子Ⅹ與血小板磷脂膜結合,從而降低因子Ⅹ對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刺激纖溶酶原激活物的釋放,增強纖溶酶活性,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纖維蛋白的形成和溶解的關系,三、纖維蛋白的溶解,血管激活物 組織激活物↘ ↓ ↙血漿激活物 纖溶酶原 →纖溶酶 ←抑制物 ↓ 纖維蛋白(

16、原)→ 纖維蛋白降解產物,纖溶酶原的激活,1.正常血管內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Ⅻ,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無因子Ⅲ,故不會啟動內源或外源性凝血過程。 2. 血液不斷流動,即使血漿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會不斷地被稀釋運走。 3.血液中具有纖溶系統(tǒng),能促使纖維蛋白溶解。,正常情況下,血流在血管內不凝固的原因,第四節(jié) 血量、輸血與血型,一、血量(blood volume),占體重7~8% 60Kg的人, 4-5

17、L。,包括循環(huán)血量和貯備血量。,二、輸血(blood transfusion),健康人一次失血不超過10%全身血量,不出現臨床癥狀。,健康人一次失血超過20%全身血量,出現臨床癥狀。失血超過30%,危及生命。需輸血。,三、血型(blood group),血型是血細胞上特異抗原物質的類型。,紅細胞膜上含有的特異性抗原物質稱之為凝集原。而血清中與之相對應的特異性抗體稱凝集素。,凝集反應:當含有某種凝集原的紅細胞和與之相對應的血清凝集素相遇時

18、,就會發(fā)生凝集反應。紅細胞凝集成團,并會發(fā)生溶血反應。,Landsteiner 奧地利,1930年獲諾貝爾醫(yī)學及生理學獎,,(一)ABO血型   1、ABO血型分型原則:   血型  紅細胞上的抗原  血清中的抗體   A     A       抗B                 B      B         抗A  AB

19、   A+B      無     O 無       抗A+抗B,,,,ABO血型系統(tǒng)抗原和抗體,,2、用A、B型標準血清檢定血型,,,3、輸血原則:,輸同型血。交叉配血。,? 如果主、次側均不發(fā)生凝集反應,可輸血。,? 如果主側不發(fā)生凝集反應、次側發(fā)生凝集反應,可少量緩慢輸血。,? 如果主、次側均發(fā)生凝集反應,不可輸血。,(二)Rh血型,1

20、、發(fā)現,Rh(Rhesus )血型系統(tǒng)(1941) 將Rh monkey紅細胞注入家兔體內,產生抗Rh monkey紅細胞的抗體,此抗體血清與人紅細胞混合,85%美洲白人紅細胞被凝集,說明人紅細胞膜上含有與Rh monkey一樣的抗原,即命名Rh血型抗原。,2、Rh血型系統(tǒng)的抗原和分型 C、 c 、D、E、e ; D抗原特異性最強 Rh血型抗原僅發(fā)現于紅細胞膜上。,3、Rh血型的特點和臨床

21、意義 Rh血型抗體(IgG型)不是天然抗體。,Rh血型的臨床意義:(1)Rh陰性者第一次接受Rh陽性的輸血,由于其體內沒有Rh抗體,故不會發(fā)生溶血反應,但會剌激Rh陰性者產生抗Rh抗體,當再次輸入Rh陽性血后,即會產生溶血反應。,(2)Rh陰性母體若孕育了Rh陽性胎兒,胎兒的少量紅細胞或Rh抗原因某種原因可以進入母體,通過免疫反應使母體產生免疫抗體,當再孕育Rh陽性胎兒時,母體內的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