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中的對比鑒賞教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詩歌鑒賞復習專題古代詩歌鑒賞復習專題對比鑒賞﹙補充﹚對比鑒賞﹙補充﹚一學習目標:一學習目標:1.掌握比較鑒賞的基本方法、答題思路和答題規(guī)范2.在比較閱讀中培養(yǎng)詩歌鑒賞能力二考情說明:二考情說明:詩歌比較鑒賞是近幾年高考詩歌鑒賞考查的熱點,2006年湖北卷考過,后來一直未考。2014年18套高考題有5套,如新課標卷2、江蘇卷、天津卷、浙江卷、山東卷考的是比較鑒賞。因此,詩歌鑒賞中的比較閱讀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三三高考出現(xiàn)過的試題類型

2、高考出現(xiàn)過的試題類型1、對形象的比較鑒賞:不同詩歌對相同意象的比較和不同詩歌對同一對象描寫優(yōu)劣的比較2、對語言的比較鑒賞:不同詩歌中同一“煉字”的比較和同一詩歌不同版本用語的比較3、對表現(xiàn)手法的比較鑒賞:不同詩歌對描寫相同對象的表現(xiàn)手法比較4、對思想感情的比較鑒賞:同一詩人抒寫相似內容所表達思想感情的比較四、試題引路:四、試題引路: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夜上受降城聞笛(唐)李益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

3、盡望鄉(xiāng)。春夜聞笛(唐)李益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1)這兩首詩都因笛聲而起思歸之情,但具體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哪里?答案:(1)《夜上受降城聞笛》抒寫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的感情,而《春夜聞笛》抒寫的是遷客的歸怨。(2)兩首詩都寫了景,但作用卻不同,請結合詩句談談你的看法。注釋:①師伯渾,陸游的友人。③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4、“與陸游《書憤》中“塞上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有何異同?(4分)1、求“同”關鍵詞:自許;鬢雖殘、衰鬢斑詞句和詩句都表現(xiàn)了詩人抗金報國、建功立業(yè)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2、存“異”關鍵詞:誰知、心未死;空、衰、斑①詞句抒發(fā)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突出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心境。②詩句著重表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你的歸納你的歸納:八比較表達技巧

5、八比較表達技巧福建卷:與夏十二登岳陽樓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1)詩中的“雁引愁心去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為“雁別秋江去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4分)答案:答案:“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步驟一:總述觀點驟一:總述觀點這一句寫大

6、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步驟二:解析詩句。步驟二:解析詩句。“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穎。步驟三:對比總結。步驟三:對比總結。你的歸納:你的歸納:九練習:九練習:天津卷)天津卷)14.閱讀下面兩首詩,按要求作答。〔8分)暮春[宋]黃庚芳事闌珊三月時,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綿飄白東風老,一樹斜陽叫子規(guī)。暮春山間【宋]黃公度緩步春山春日長,流鶯不語燕飛忙。桃花落處無人見,濯手惟聞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