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四種特有裂腹魚類早期發(fā)育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裂腹魚類是西藏及其毗鄰地區(qū)特有魚類,是我國寶貴的魚類資源。分布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尖裸鯉、拉薩裸裂尻魚、拉薩裂腹魚、異齒裂腹魚等4種裂腹魚類,近年來因環(huán)境惡化和過度捕撈,其資源量急劇下降。本文研究尖裸鯉、拉薩裸裂尻魚、拉薩裂腹魚、異齒裂腹魚早期發(fā)育的生物學特性與環(huán)境的適應性,為雅魯藏布江特有魚類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尖裸鯉成熟卵呈圓形,黃色,沉性,卵徑2.57±0.07 mm,受精卵吸

2、水充分膨脹后卵徑3.22±0.07 mm。水溫9.5~11.8℃時,尖裸鯉胚胎發(fā)育歷時265 h,根據胚胎發(fā)育的外部形態(tài)及典型特征將其分為受精卵、胚盤形成、卵裂、囊胚、原腸、神經胚、器官分化和孵化8個階段,共32個時期。出膜仔魚全長10.27±0.15 mm,出膜20天后卵黃耗盡,全長15.22±0.27 mm。出膜后80天,魚苗全長23.65±0.59mm,臀鱗出現,各鰭均已出現,魚苗側線全部形成且清晰,體色和體型接近成魚。
 

3、  2.拉薩裸裂尻魚成熟卵呈圓形,金黃色,沉性,卵徑2.50±0.08 mm,受精卵吸水充分膨脹后卵徑3.54±0.07 mm。水溫9.5~11.1℃時,拉薩裸裂尻魚胚胎發(fā)育歷時295 h,根據胚胎發(fā)育的外部形態(tài)及典型特征將其分為受精卵、胚盤形成、卵裂、囊胚、原腸、神經胚、器官分化和孵化8個階段,共31個時期。出膜仔魚全長10.86±0.33 mm,心率80~89/min,出膜18天后卵黃耗盡,全長15.58±0.44 mm。出膜后7

4、7天,魚苗全長26.34±0.69 mm,整體呈土黃色,側面觀銀白色,腹部白色,各鰭均已出現;臀鱗出現,魚苗側線全部形成且清晰,體色和體型接近成魚。
   3.拉薩裂腹魚成熟卵呈圓形,棕色,沉性,卵徑2.95±0.09 mm,受精卵吸水充分膨脹后卵徑4.03±0.06 mm。水溫10.0~12.0℃時,拉薩裂腹魚胚胎發(fā)育歷時264h,根據胚胎發(fā)育的外部形態(tài)及典型特征將其分為受精卵、胚盤形成、卵裂、囊胚、原腸、神經胚、器官分化和孵

5、化8個階段,共33個時期。出膜仔魚全長10.67±0.17 mm,眼囊黑色素較稀疏均勻地布滿眼囊,出膜23天后卵黃耗盡,全長15.27±0.26 mm,腸道清晰,含有食物團。出膜后69天,魚苗全長20.92±0.44 mm,各鰭均已出現,尾鰭叉形,魚苗側線全部形成且清晰,體色和體型接近成魚。
   4.異齒裂腹魚成熟卵呈圓形,黃色,沉性,卵徑2.40±0.12mm,受精卵吸水充分膨脹后卵徑3.67±0.10 mm。水溫12.1~

6、13.8℃時,異齒裂腹魚胚胎發(fā)育歷時190 h,根據胚胎發(fā)育的外部形態(tài)及典型特征將其分為受精卵、胚盤形成、卵裂、囊胚、原腸、神經胚、器官分化和孵化8個階段,共32個時期。出膜仔魚全長9.84±0.28 mm,多靜息于水底,能靠尾部擺動正臥或原地轉圈。出膜22天后卵黃耗盡,背鰭前下方腹部腹鰭出現,呈小半圓狀,全長14.15±0.23 mm。出膜后65天,魚苗全長17.65±0.45mm,魚苗體修長,頭大,吻鈍圓,各鰭均已出現,尾鰭叉形,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