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對血管內皮細胞單層侵襲性研究及rel基因功能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鉤端螺旋體?。ㄒ韵潞喎Q鉤體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以下簡稱鉤體)感染引起的人獸共患病,鼠類和豬是主要的傳染源,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
   鉤體的致病機制目前并不明確。黏附和侵襲是鉤體致病的第一步。鉤體可以通過破損的皮膚和黏膜進入人體,并迅速進入到血管,隨血流到達靶器官后定植。這一過程在鉤體致病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首先利用Transwell小室和EAhy926細胞建立內皮細胞單層模型,在體外模擬血管

2、壁結構,分別加入鉤體有毒株56606v株,減毒株56606a株、腐生型PatocⅠ株、傷寒沙門菌14028菌株(陽性對照)和大腸埃希菌DH5α菌株(陰性對照),暗視野顯微鏡下計數到達Transwell下室細菌的數量,吸取下室液體檢測熒光強度以評估內皮細胞單層通透性改變,流式細胞術檢測鉤體是否引起內皮細胞凋亡,透射電鏡下觀察鉤體穿透內皮細胞單層的形態(tài)特征。
   結果發(fā)現,56606v株對內皮細胞單層的穿透速度和穿透能力明顯優(yōu)于5

3、6606a株和PatocⅠ株;不同毒力的鉤體感染內皮細胞單層,單層通透性均無明顯改變;56606v株和56606a株均未引起內皮細胞發(fā)生明顯凋亡;鉤體穿透內皮細胞單層主要是通過內皮細胞胞體而非細胞間緊密連接。本部分研究說明有毒株鉤體對內皮細胞單層的穿透能力明顯強于減毒株和腐生型鉤體,其穿透能力可能與致病有關。不同毒力的鉤體均不引起內皮細胞單層通透性的增加,也不引起內皮細胞凋亡。
   細菌嚴謹反應是指細菌在氨基酸饑餓,或碳源、溫

4、度、pH和鐵含量等變化時,細菌做出的應急反應,產生鳥苷四磷酸(ppGpp)或鳥苷五磷酸(pppGpp),統(tǒng)稱為(p)ppGpp,關閉大部分代謝活性,提高菌株抗逆能力。嚴謹反應不僅是細菌適應不良環(huán)境的一種應激反應,也與致病菌的黏附性、毒素表達、運動性及其他毒力因子的調控有著密切聯(lián)系。我們推測鉤體與嚴謹反應相關的rel基因也與鉤體毒力因子的表達和調控密切相關。
   本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致力于對鉤端螺旋體Lai株rel基因的功能分析

5、。首先構建了鉤體Lai株rel基因的重組互補質粒,異源回補至relA和spoT基因缺陷的大腸埃希菌(CF1678)體內,根據回補后的CF1678菌株能否在MOPS固體培養(yǎng)基上生長,可以判斷Lai株rel基因是否能回補大腸埃希菌relA和spoT基因的功能。將Lai株Rel蛋白的不同結構域的編碼基因,分段回補至CF1678菌株中,分析各個結構域在Lai株的Rel蛋白中的作用。
   結果發(fā)現,Lai株rel基因回補到CF1678菌

6、株體內,可以回復CF1678菌株在MOPS培養(yǎng)基上的生長。Rel蛋白的不同結構域編碼基因分段回補,發(fā)現缺失了HD結構域編碼基因的片段回補CF1678菌株,該菌株不能在MOPS固體培養(yǎng)基上生長。而缺失TGS或ACT結構域編碼基因的片段回補,該菌株仍能在MOPS固體培養(yǎng)基上生長。本部分研究通過異源互補實驗,發(fā)現鉤體Lai株rel基因具有和大腸埃希菌relA和spoT基因相似的功能。HD結構域可能在Rel蛋白中發(fā)揮磷酸水解酶功能,而TGS和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