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電化學傳感器對生理活性物質的分析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理活性物質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例如活性氧,它涉及到衰老、癌癥、以及神經系統相關疾病的病理過程,因此,尋找可靠且靈敏的分析方法來定性評估與定量檢測生理活性物質非常重要。由于具有靈敏度高、響應快、操作簡便、樣品用量少、可微型化等特點,生物傳感器在臨床醫(yī)學、食品工業(yè)、發(fā)酵工業(yè)、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蓬勃發(fā)展的納米技術,特別是各種具有特殊性質的納米材料的出現及應用,又為生物傳感器的發(fā)展打開了一片新天地。本論文結合了分析化學、電化學、

2、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研究,致力于利用新型的納米材料來構建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將其應用于生理活性物質的電化學分析中,主要分為以下六章:
   第一章,首先對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和納米材料的基本原理、研究現狀、應用領域和發(fā)展前景進行了綜述,闡述了生理活性物質,尤其是活性氧的研究意義,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本論文的研究設想,即利用新型的納米材料來構建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將其應用于生理活性物質的電化學分析中。
   第二章,基于二氧化鈦納米粒子

3、光催化體系的快速準確評估抗氧化藥物的電化學傳感器研究:為檢測活性氧中毒性最強的-OH自由基,以及篩選能夠有效清除·OH自由基的抗氧化藥物,我們以二氧化鈦納米粒子的光催化反應作為實驗中·OH自由基的發(fā)生體系,以4-羥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4-HBA)與·OH自由基的羥基化反應作為研究模型,利用羥基化后的專一產物3,4-二羥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3,4-DHBA)的電化

4、學響應來間接表征體系中·OH自由基的生成量。向反應體系中添加抗氧化藥物后,再利用3,4-DHBA的電化學信號的抑制程度成功實現了抗氧化藥物性能的精確評估。同時,我們也利用傳統的熒光檢測法驗證了該電化學方法的準確性。熒光法的反應機理是對苯二酸(terephthalic acid,TA)捕獲·OH生成具有熒光效應的2-羥基對苯二酸(2-hydroxyterephthalic acid,2-TA),利用添加抗氧化藥物后所導致2-TA的熒光信號

5、的抑制程度來反映抗氧化藥物的抗氧化能力。兩種方法結果的一致性表明了電化學方法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最后,利用該電化學傳感器成功評估了從6種天然抗氧化植物萃取出的生理活性物質的抗氧化性能,為將來進一步的實際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章,基于大孔有序的泡沫氧化硅材料的過氧化氫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研究:基于大孔材料優(yōu)異的傳質性能、良好的蛋白分子吸附固定特性等,我們以大孔材料(MOSF)作為生物載體,通過靜電作用力吸附細胞色素c,并利用

6、細胞色素c對過氧化氫的電催化作用,構建了一個基于細胞色素c直接電子傳遞的過氧化氫生物傳感器。該傳感器針對過氧化氫檢測的線性范圍以及檢測限方面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為進一步的實際應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隨后,為進一步研究材料表面環(huán)境對所吸附的蛋白的影響,我們利用后修飾法在MOSF表面分別修飾了-CN,-SH,-NH2官能團,并運用同樣的組裝方法,將細胞色素c固定在材料的孔徑中,研究了該氧化還原蛋白的直接電化學行為,并與未修飾官能團的M

7、OSF材料做了比較。
   第四章,基于介孔碳納米球層層組裝技術的過氧化氫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研究:通過層層組裝的方法,利用介孔碳小球與陽離子聚電解質構建了一種基于Cyt c的H2O2生物傳感器。由于靜電吸引作用,修飾于ITO電極上的介孔碳納米球對于Cyt c顯示了很好的吸附特性。峰形良好的氧化還原峰證實了在沒有任何外加電子媒介體的存在下,吸附于介孔碳納米球中的Cytc與電極成功發(fā)生了直接電子轉移。該傳感器對H2O2具有良好的電催化

8、作用,并且可以通過控制修飾電極的組裝層數來調變傳感性能,從而達到合理設計傳感器的目的。
   第五章,基于介孔碳材料的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電催化氧化研究:NADH在固體電極上通常具有較高的氧化過電位,極易引起電極表面的污染與鈍化。本章利用碳介孔材料(CMM)修飾的玻碳電極來研究NADH的電化學氧化。CMM所具有的大比表面積、高電子傳遞能力以及豐富的邊片狀缺陷位和表面含氧官能團,對NADH的氧化表現出了較高的電催化性

9、能,將NADH的氧化過電位降低了595mV(與未修飾的裸玻碳電極相比),成功實現了NADH在低電位條件下(0.1 V vs.SCE,pH7.2)穩(wěn)定靈敏的響應,檢測下限為1.0μM,線性響應范圍為10~600μM。這為基于以NADH為輔酶的脫氫酶的電流型生物傳感器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徑。
   第六章,二維平面上單分散金原子陣列修飾的石墨烯材料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質的初步研究:石墨烯是繼富勒烯和碳納米管之后科學界的又一重大發(fā)現,

10、石墨烯的發(fā)現,充實了碳材料家族,形成了從零維的富勒烯、一維的碳納米管、二維的石墨烯到三維的金剛石和石墨的完整體系。目前已有一些關于石墨烯以及納米粒子/石墨烯復合材料(NPs/graphene)的合成報道與應用研究。在這部分工作中,我們發(fā)展了一種基于石墨烯的二維平面,快速可控的濺射方法來形成金團簇納米陣列。通過調整濺射電流的大小、角度和時間,得到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金團簇納米顆粒陣列,最小可達1.05 nm且無團聚現象發(fā)生,形成的納米顆粒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