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初步探討顳葉癲癇(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發(fā)作間期動態(tài)磁敏感灌注加權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SC)及彌散張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參數(shù)變化特點,評價DSC及DTI對TLE定側的診斷價值。
方法:病例組收集經臨床診斷為單側TLE患者20例,于其發(fā)作間期行常規(guī)MRI、DSC、DTI檢查
2、;正常對照組為20例健康志愿者,同樣行常規(guī)MRI、DSC、DTI檢查。計算病例組及正常對照組雙側顳葉內側相對腦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值、相對腦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值,比較病例組及正常對照組雙側顳葉內側rCBV、rCBF的不對稱指數(shù)(asymmetryindex,AI)的差異。計算病例組及正常對照組雙側海馬的平均彌散系數(shù)(av
3、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值、部分各向異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比較雙側的差異。
結果:1.正常對照組雙側顳葉內側rCBV值、rCBF值無顯著性差異(P>O.05)。TLE患側rCBV值、rCBF值均低于對側(P<O.05)。TLE組AIrCBV、AIrCBF均高于正常對照組(P<O.05);以正常對照組AIrCBV、AIrCBF的第95百分位數(shù)
4、(P95)正常上限值對TLE患者進行定側診斷,可對9例TLE患者準確定側。
2.正常對照組雙側海馬Dcavg值、FA值無顯著性差異(P>O.05):TLE患側Dcavg值高于對側及正常對照組(P<O.05),以正常對照組Dcavg的平均值加2倍標準差作為正常上限值對TLE患者進行定側診斷,Dcavg可對6例TLE患者準確定側;TLE患者患側FA值與對側及正常對照組均無顯著性差異。
3.DSC與DTI聯(lián)合可對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顳葉癲癇患者DTI測量的初步研究.pdf
- 成人顳葉癲癇患者睡眠結構及發(fā)作間期放電的研究.pdf
- 顳葉癲癇發(fā)作間期腦葡萄糖代謝變化特點及其可能機制的研究.pdf
- 磁共振彌散峰度成像對原發(fā)性顳葉癲癇的初步研究.pdf
- 難治性顳葉癲癇患者發(fā)作間期靜息態(tài)fMRI與PET-CT的多模態(tài)研究.pdf
- 癲癇發(fā)作期及發(fā)作間期同步EEG-fMRI的研究.pdf
- 顳葉癲癇網絡的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研究.pdf
- 顳葉癲癇的睡眠生理研究.pdf
- 兒童顳葉癲癇發(fā)作初期頭皮和顱內電極腦電特征的對比研究.pdf
- 癲癇兒童發(fā)作間期睡眠結構及癲癇放電特點研究.pdf
- 顳葉癲癇的外科治療.pdf
- 顳葉癲癇海馬1H-MRS、DWI和語言fMRI的初步研究.pdf
- 發(fā)作期腦電在難治性顳葉癲癇手術定位中的研究.pdf
- 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在內側顳葉癲癇葉的應的研究.pdf
- 顳葉癲癇海馬硬化的MRI研究.pdf
- 磁共振灌注及靜息態(tài)腦功能成像在顳葉癲癇中的應用研究.pdf
- 應用DTI研究不同病程顳葉癲癇患者右側鉤狀束與警覺功能的關系.pdf
- 顳葉癲癇睡眠障礙的特征研究.pdf
- 顳葉癲癇的mri和39;1hmrs研究
- 彌散張量成像及纖維束示蹤技術對顳葉癲癇患者視放射的初步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