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西大學2009屆碩士學位論文華tLIEI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人類生計方式初探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安瑞軍石金鳴研究員學科專業(yè)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研究方向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培養(yǎng)單位歷史文化學院學習年限2006年9月一2009年6月二oo九年六月中文摘要關于華北地區(qū)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已有不少探討,取得了較多成果。過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尋找舊新過渡的文化序列以及對文化特征的認定,而對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人類生計方式的探討則很少涉及到,這是研究中
2、的一個缺環(huán)。事實上,對史前人類生計方式的研究,已經成為史前研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課題。目前有關華北地區(qū)舊新過渡階段的考古材料積累已經比較豐富,客觀上為生計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條件。本文選取距今200008000年、華北地區(qū)(晉冀兩省)作為時空框架,梳理這一時空下的考古遺存,探討人類生計方式的表現(xiàn),并結合氣候環(huán)境研究成果討論其動力因素。文章主要從工具、飲食結構、棲居方式三個方面對華北地區(qū)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人類生計方式進行了考察。通過對工具
3、的類型、新出現(xiàn)的文化因素以及工具套的分析,梳理了石器的發(fā)展脈絡,確認了細石器文化在過渡階段的主導地位。石鏃類箭頭工具、石矛頭類投射器的使用極大提高了狩獵效率,以它們?yōu)榇淼膹秃瞎ぞ叩膹V泛使用將狩獵經濟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工具上反映出人類的生計方式是以狩獵為主,采集為輔。同時,石磨盤、石磨棒、錛狀器、原始陶器的出現(xiàn),反映了原始農業(yè)的發(fā)端。通過對動植物遺存、用火遺跡的考察,分析出肉食在人類的飲食結構中占主導地位,人類用火熟食,采取燒烤的方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華北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人類生計方式初探
- 南寧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初探
- 從葬俗看新石器時代甑皮巖人與嶺南其他新石器時代人類的關系
-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列表
- 廣西新石器時代墓葬研究
- 凌家灘新石器時代遺存研究
- 膠東半島的新石器時代
- 福泉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報告
- 陶器a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征
- 廣西新石器時代墓葬研究_2858.pdf
- 甘青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性別考古研究初探
- 甘青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樂舞資料淺論
- 皖西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
- 新石器時代葫蘆形彩陶瓶紋飾研究
- 試析浐灞流域新石器時代聚落演變
- 半坡新石器時代成人牙頜狀況分析.pdf
- 遼東半島新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環(huán)境考古初探.pdf
- 淮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格局研究.pdf
- 湘鄂地區(qū)新石器時代遺址空間分布研究
- 凌家灘新石器時代遺存研究_14974.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