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三個SAUR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棉花纖維是棉花胚珠表皮層發(fā)育成的單細胞毛狀體,其發(fā)育過程是由多種基因共同作用,受到轉錄、翻譯、代謝、激素等不同水平、不同因子共同調控的復雜的生物過程。其中植物激素對纖維起始和伸長起重要作用。生長素主要通過誘導生長素響應基因表達起促進細胞伸長作用。棉花纖維發(fā)育伸長期是影響棉花纖維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時期,鑒定和利用纖維伸長相關的基因對于解析棉花纖維發(fā)育的分子機理以及提高纖維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李氏短絨棉突變體(Li

2、-1)是一個單基因顯性突變體,其棉絨不正常發(fā)育形成短絨。0-2 DPA(day post anthesis)的纖維起始和伸長及纖維次生壁沉積均正常,但3 DPA的纖維開始發(fā)生畸形,所以是研究纖維伸長和次生壁合成的理想材料。本實驗室前期用Microarray實驗對Li-1及野生型近等基因系TM-1的0 DPA胚珠及3 DPA和6 DPA纖維基因表達譜進行差異表達分析,發(fā)現(xiàn)生長素在棉花纖維伸長發(fā)育中起重要作用,并鑒定出3個在Li-1纖維中下

3、調表達的SAUR(SmallAuxin Up-regulated RNAs)基因。它們分別與擬南芥AtSA UR68(或AtSAUR67)和兩個編碼SAUR類似蛋白基因(分別為AT1G75590和AT2G46690)相似度最高,故暫將這3個基因分別命名為GhSA UR68、GhSA UR-like1和GhSA UR-like2。本研究克隆了這3個基因,進行時空表達特征分析和亞細胞定位分析。采用農桿菌介導法分別轉化擬南芥和棉花,獲得GhS

4、A UR68基因和GhSA UR-like2基因過表達的轉基因擬南芥T0代,初步分析了這3個基因的功能。研究結果如下:
  1、根據(jù)3個基因的Unigene(探針號GhiAffx.24789.1.S1_at、Ghi.5859.1.A1_s_at和Ghi.5444.1.S1_at)序列,克隆了基因的全長cDNA。其中,GhSA_UR68的cDNA全長為553bp,ORF全長為444bp,編碼148個氨基酸,分子量為36.42 kDa

5、; GhSAUR-like1的cDNA全長為638bp,ORF全長為474bp,編碼158個氨基酸,分子量為39.34 kDa; GhSA UR-like2的cDNA全長為747bp,ORF全長為369bp,編碼123個氨基酸,分子量為29.95 kDa,均為小分子蛋白。
  2、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對GhSAUR68、GhSAUR-like1和GhSAUR-like2進行時空表達分析,結果顯示3個基因在胚珠和纖維中表達量均

6、顯著高于根、莖、葉,且在TM-1中的表達量比在Li-1中高。在Li-1的6 DPA、10 DPA和20 DPA纖維中表達量明顯低于TM-1,說明這3個棉花SAUR基因可能在纖維伸長和次生壁加厚發(fā)育時期發(fā)揮作用。
  3、用基因槍法轉化洋蔥表皮細胞進行瞬時表達實驗,結果為GhSAUR68定位在細胞膜和細胞核;GhSAUR-like1定位在細胞膜和細胞核;GhSAUR-like2定位在細胞核。3個基因均定位于細胞核,說明這3個基因可處

7、于生長素信號通路的下游,GhSAUR68和GhSAUR-like1還同時定位于細胞膜,說明它們還可能作用于其他信號通路過程。
  4、將3個棉花SAUR基因ORF全長構建到35S-pBI121表達載體,用農桿菌泡花法將它們導入擬南芥。GhSA UR68轉基因苗中有62.5%心葉不生長或白化,植株表現(xiàn)正常的占37.5%,經過卡那霉素(Kan+)抗性篩選及PCR檢測,獲得了轉GhSAUR68基因擬南芥18株陽性植株GUS染色結果顯示G

8、hSA UR68在根和老葉中特異表達。轉基因植株生長緩慢、生育期推遲及葉片有早衰現(xiàn)象,并且葉片表皮毛狀體凸起比野生型明顯。經過卡那霉素抗性篩選及PCR檢測,獲得了轉GhSA UR-like基因擬南芥5株陽性植株。與野生型相比,GhSA UR-like2轉基因苗根長變短、側根數(shù)目增加,也出現(xiàn)不長心葉的現(xiàn)象,但葉片表皮毛狀體輕微減少。以上結果表明G hSA UR68在擬南芥中過表達影響擬南芥生育期及葉片正常生長卻可能促進毛狀體發(fā)育;GhSA

9、 UR-like過表達對植物生長發(fā)育作用不明顯,但可能不利于毛狀體生長發(fā)育。
  5、觀察GhSA UR68和GhSA UR-like2擬南芥同源基因AtSAUR68和AT2G46690的突變體表型及其對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3)處理的響應。結果發(fā)現(xiàn)正常培養(yǎng)條件下這兩個突變體根長均比野生型的短。5μMLAA處理條件下,兩種突變體和野生型的根及下胚軸發(fā)育均受到抑制。0.5μM GA3處理對兩種突變體和野生型生長的影響均不明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