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年來,隨著工、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我國水域重金屬污染日趨嚴重,給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吨袊鴿O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公報》指出我國近岸海域、江河、湖泊的漁業(yè)水域中,Cu2+的污染超標程度仍在增加(《中華人名共和國漁業(yè)水質標準》規(guī)定Cu2+≤0.01mg/L)。Cu是甲殼動物體內必需的微量營養(yǎng)素,不僅是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中心的重要因子,也是合成血藍蛋白的必需成分,但是高濃度的銅亦會對生物體會產生毒害作用。研究表明,生活在富
2、含各種病原體和脅迫因子水體中的甲殼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已演替出了一套具有強抗逆性的免疫系統(tǒng)來適應或抵抗環(huán)境的脅迫。因此,開展水體銅污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隸屬于甲殼綱(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蝦科(Cambaridae),俗稱小龍蝦,具有分布廣、抗逆性強、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低等特點,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甲殼動物免疫學研究以及指示環(huán)境污染的模式實驗動物。
3、免疫指標與蝦類的生理狀態(tài)、機體代謝、營養(yǎng)狀況及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當蝦類受到外界因子的影響而發(fā)生生理或病理變化時,必定會在免疫指標中反映出來。因此,研究重金屬對克氏原螯蝦的影響,檢測免疫相關指標的變化是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本研究以克氏原螯蝦為研究對象,利用免疫學、毒理學和病理學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檢測不同濃度Cu2+對螯蝦主要免疫因子以及對免疫器官的影響,旨在為利用免疫學方法監(jiān)測水環(huán)境的早期污染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豐富了甲殼動物免疫學的
4、理論。研究結果與結論如下:
1水體Cu2+在克氏原螯蝦體內的積累與分布
本課題通過測定克氏原螯蝦半致死濃度,并參考《中國漁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公報》以及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的基礎上設定Cu2+質量濃度梯度。采用單因子梯度試驗,通過在外源水環(huán)境中添加0.0、0.5、1.0、3.0、5.0、10.0mg/L的Cu2+,并分別于24 h,48h,72 h和96 h測定其在克氏原螯蝦肝胰腺、鰓和肌肉中的積累狀況。實驗結果表明:三種組
5、織中的Cu2+積累量隨著水環(huán)境中Cu2+濃度的升高以及誘導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即銅積累具有明顯的時間-效應與劑量-效應關系;本研究還發(fā)現Cu2+蓄積具有明顯的組織差異性即鰓>肝胰腺>肌肉,可能與Cu2+濃度較高和誘導時間較短有關。銅在鰓、肝胰腺和肌肉中積累量最高值分別為22.57μg/g、11.84μ g/g、1.56μg/g,隨著Cu2+濃度的升高,肝胰腺中Cu蓄積速度最快,鰓次之,肌肉最慢。因此,高Cu2+環(huán)境中,肝胰腺是銅積累的主要
6、場所,在銅代謝過程中發(fā)揮著主要的作用。2水體Cu2+對克氏原螯蝦細胞免疫因子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螯蝦的血細胞分為三種類型:透明細胞、小顆粒細胞、大顆粒細胞,經Giemsa染色液染色后發(fā)現無顆粒細胞呈藍色,細胞核染色較深,小顆粒細胞和大顆粒細胞中的顆粒呈紅色,核亦呈藍色,但經Cu2+暴露后,各處理組均未觀察到血細胞形態(tài)的明顯變化;染毒96 h內各濃度梯度組的血細胞數均低于對照組,但隨著染毒時間的延長及Cu2+濃度的升高血細胞數量的
7、變化無明顯的規(guī)律性,這可能與個體差異有關;螯蝦血細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吞噬活性和吞噬指數變化趨勢相似,隨著銅離子濃度的升高和染毒時間的延長,吞噬活性(PP)和吞噬指數(PI)均逐漸降低。0.5 mg/L處理組PP在染毒初期顯著升高,整個試驗期間,3.0、5.0和10.0 mg/L濃度組血細胞的PP和PI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低濃度的Cu2+在短期內能提升螯蝦的免疫力,低濃度Cu2+長時間作用或高濃度的Cu2+能使螯蝦
8、的免疫力降低,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提高。
3 Cu2+脅迫對克氏原螯蝦血清、組織和器官中免疫相關酶活性的影響
本研究測定了不同濃度Cu2+脅迫下螯蝦血清中酚氧化酶(PO)、抗菌活力(Ua)、溶菌活力(Ub)以及血清、肝胰腺和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過氧化氫酶(CAT)、丙二醛(MDA)的含量變化。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1.0、3.0、5.0和10.0 mg/L組在染毒48h后Ub活力顯著
9、下降(P<0.05);染毒72h后,血清Ua活力顯著下降(P<0.05);血清中PO活性的變化存在時間-劑量的效應關系,96h后各處理組均顯著降低(P<0.05);低濃度Cu2+(0.5mg/L)誘導后在較短時間內對螯蝦血清、肝胰腺和鰓中SOD和CAT均具有激活作用,隨著時間的延長則表現出抑制效應,而高濃度Cu2+處理均表現為抑制效應,差異顯著(P<0.05)且肝胰腺中兩種酶活力均高于鰓;螯蝦肝胰腺中MDA活力的變化較鰓和血清中顯著,低
10、濃度Cu2+誘導后在較短時間內螯蝦MDA活性低于對照組,隨著時間的延長及Cu2+濃度的升高MDA活性出現升高的趨勢,且MDA活力的變化與SOD活力變化呈現出負相關性,所以利用螯蝦的免疫系統(tǒng)預測水環(huán)境重金屬污染具有現實和理論意義。
4水體Cu2+對克氏原螯蝦肝胰腺顯微結構的影響
Cu2+脅迫下,克氏原螯蝦肝小管明顯增厚,單層柱狀細胞腫大,管腔變細,肝小管基膜出現波紋狀拱起;血竇腔中的血細胞數量明顯增多,并且在肝小管基膜
11、斷裂處與柱狀上皮細胞充擠在一起;5.0 mg/L Cu2+濃度脅迫后部分柱狀細胞已變性,基膜與柱狀細胞之間出現空泡;10.0 mg/L Cu2+濃度脅迫后,單層柱狀細胞變性甚至解體,在管腔中出現細胞碎片,肝胰腺中血細胞增多,基膜與單層柱狀細胞之間出現巨大的空泡。本研究結果顯示高濃度Cu2+對克氏原螯蝦肝胰腺的顯微結構產生明顯的損傷。
綜上所述,克氏原螯蝦對銅脅迫的免疫應答機制可能是水體Cu2+主要通過鰓吸收進入血淋巴,最終主要
12、在鰓和肝胰腺中積累;當Cu2+隨著血淋巴循環(huán)到達全身各處時,首先對機體的相關免疫指標產生了影響,然后才對組織器官和個體產生影響。由于各種免疫因子的結構、性質和功能不同,其活性變化受Cu2+脅迫程度也各有差異,因此綜合利用螯蝦的各種免疫指標來監(jiān)測水體環(huán)境中Cu2+污染的程度具有可行性;隨著Cu2+濃度的升高,克氏原螯蝦的肝胰腺組織結構產生了不可逆性的病理變化,進而影響到螯蝦的生長甚至導致其死亡,更能反映出銅污染程度大小。
本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性選擇及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殼聚糖對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生長、消化酶、非特異性免疫因子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pdf
- 克氏原螯蝦養(yǎng)殖誤區(qū)
- 高效氯氰菊酯對克氏原螯蝦免疫毒性的研究.pdf
- 克氏原螯蝦過敏原的性質研究.pdf
- 對克氏原螯蝦捕食釘螺影響因素的研究.pdf
- 重金屬Cu2+對克氏原螯蝦的免疫毒性研究.pdf
- 溴氰菊酯對克氏原螯蝦的毒性研究.pdf
- 饑餓、鹽度和密度脅迫對克氏原螯蝦行為和生理功能的影響.pdf
- 白斑綜合征病毒重組蛋白對克氏原螯蝦免疫效果的研究.pdf
- 克氏原螯蝦人工繁殖技術的初步研究.pdf
- 克氏原螯蝦促性腺發(fā)育技術的初步研究.pdf
- 克氏原螯蝦新型過敏原的鑒定與性質研究.pdf
- 不同濃度氨氮、不同低pH突變對克氏原螯蝦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克氏原螯蝦去腸機設計與試驗.pdf
- 克氏原螯蝦遠程運輸?;罴夹g研究.pdf
- 克氏原螯蝦頭制備風味料和提取蝦青素的研究.pdf
- 克氏原螯蝦卵巢同步發(fā)育及產卵環(huán)境的研究.pdf
- 鄱陽湖流域克氏原螯蝦的資源狀況及長江中下游克氏原螯蝦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克氏原螯蝦食性、生長與掘洞行為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