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下頜雙側矢狀劈開截骨術(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steotomy,BSSO)是正頜外科移動下頜骨最為常用的術式。然而臨床上其復發(fā)率高達26%。影響這種單頜手術穩(wěn)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各種影響因素中,手術中堅強內固定時近心骨段位置變化也就是手術直接造成其位置的改變被認為是術后近期遠期復發(fā)的重要影響因素。BSSO下頜后退術引起的下頜骨近心骨段位置的變化是很難鑒別的,更是難以預測的,既往研究不論是基于二維還是三維影
2、像手段的評價,主要在平面上面研究關節(jié)間隙,或是通過研究各個截面上髁突的軸角及距離改變來分析其位置變化的。第三方軟件的發(fā)展使我們對頭顱的可視化定性分析及半定量和定量評價成為可能,同時能協(xié)助我們對感興趣區(qū)進行更為直觀而精確的評價。因此本研究采用錐束CT取得BSSO后退下頜患者手術前后的容積影像數據,借助第三方軟件Invivo Dental5.0、Valmet1.1應用不同方法對影像給予重建并進行可視化的分析,同時對手術前后近心骨段位置改變進
3、行三維方向的定量評價以明確其各種位移形式及程度,并將手術引起的近心骨段各種位置改變與手術后退量做一相關分析,為術者術中控制下頜骨近心骨段位移提供臨床參考,為手術穩(wěn)定性的預測及復發(fā)的控制提供一些線索。
實驗一,BSSO下頜后退術近心骨段位置變化的三維可視化研究
目的:初步探索基于CBCT的可視化BSSO下頜后退患者手術前后近心骨段空間位置的變化。方法:采用錐束CT取得8例BSSO后退下頜患者手術前、術后一周兩個時間點的
4、容積影像數據。以Invivo軟件進行體重建,以顱底為參考進行重疊對比,通過對比觀察對手術引起的下頜骨近心骨段位移做一大致方向的判斷與初步的定性了解。結果:重建的三維圖像輪廓邊緣連續(xù),參考結構重合范圍廣泛,圖像清晰易于觀察,患者術后下頜骨近心骨段下頜角處均出現(xiàn)明顯位移。結論:重疊的三維可視化模型為相關的定量分析提供了較為真實可靠的測量基礎。
實驗二,BSSO下頜后退術近心骨段表面位移的半定量分析
目的:初步探索基于圖形
5、映射的BSSO下頜后退術引起的下頜骨近心骨段空間位置的變化。方法:采用錐束CT取得8例BSSO下頜后退患者手術前、術后一周兩個時間點的容積影像數據。運用第三方軟件 Valmet1.1基于容積影像進行表面重建,將近心骨段表面上每一點所發(fā)生的位移方向及大小映射到彩色圖形中,以半定量形式對近心骨段的表面位移做一評價,分析其相對于原位置所發(fā)生的移動方向及幅度。結果:BSSO下頜后退患者術后的下頜骨近心骨段表面發(fā)生了各種內外移動,幾乎所有患者的下
6、頜角區(qū)都較原位置發(fā)生了明顯外凸,在三維空間上向后向下向外的最大表面位移超過2mm。結論:BSSO下頜后退術引起近心骨段在空間內發(fā)生翻轉,幾乎所有患者的下頜角區(qū)明顯外翻。
實驗三,BSSO下頜后退術近心骨段位置變化的定量評價
目的:明確BSSO下頜后退術引起下頜骨近心骨段三維方向上的細微變化。方法:采用錐束CT取得8例BSSO下頜后退患者手術前、術后一周兩個時間點的容積影像數據。運用Invivo3D Analysis模
7、塊在體重建后的容積影像上選取下頜骨近心骨段上可重復性較好的解剖標志點,并評價其三維坐標上的變換方向及大小,并測量髁突標志點相對于顱底關節(jié)窩標志點距離的改變,以評價手術后近心骨段的各種位移形式及程度。結果:BSSO下頜后退術引起位移顯著的近心骨段標志點有冠突頂點的y坐標(p=0.001),以及該標志點的z坐標(p=0.000),解剖下頜角點的x坐標(p=0.000)、y坐標(p=0.000),以及該標志點的z坐標(p=0.000)。冠突向
8、后位移為1.0±0.6mm,向下位移為2.0±0.4mm;下頜角點向外位移為3.0±1.6mm,向后位移為2.6±1.4mm,向下位移為1.2±0.7mm。髁突平移無顯著差異性。結論:BSSO下頜后退手術后近心骨段以髁突內外極為軸發(fā)生了順時針旋轉,同時伴有下頜角點外翻。
實驗四,近心骨段位移與下頜后退量的相關性研究
目的:明確BSSO下頜后退術引起的近心骨段位移與遠心骨段后退量之間的聯(lián)系,為正頜手術穩(wěn)定性的預測及其復
9、發(fā)的控制提供一些線索。方法:采用錐束CT取得8例BSSO下頜后退患者手術前、術后一周兩個時間點的容積影像數據。運用Invivo3D Analysis模塊在體重建后的容積影像上選取近心骨段上可重復性較好的解剖標志點,評價其三維坐標上的變換值,同時將手術后退量做一測量,分析近心骨段上各標志點位置變化與下頜遠心骨段標志點后退量的秩級相關性。結果:B點平均位移5.7mm,下頜角點平均外移3.0mm,下頜角點向外移動與B點后退量一定程度秩級相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成年人群下頜骨體副孔解剖位置的CBCT研究.pdf
- 山東地區(qū)成人下頜前牙與牙槽骨位置關系的CBCT研究.pdf
- 伴有或不伴有下頜偏斜的骨性Ⅲ類成人患者顳下頜關節(jié)形態(tài)和位置的CBCT研究.pdf
- 下頜后退術對下齒槽神經及顳下頜關節(jié)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下頜前徙-后退對頭位和咽腔的影響-基于CBCT的回顧性研究.pdf
- 骨性Ⅲ類錯(牙合)伴下頜偏斜成人下頜骨形態(tài)的CBCT研究.pdf
- 成年骨性Ⅲ類下頜偏斜患者下頜骨截面形態(tài)對稱性的CBCT分析.pdf
- 雙側下頜骨矢狀劈開截骨后退對上氣道的影響.pdf
- CBCT評估下頜阻生第三磨牙同下頜管的位置關系.pdf
- 成人骨性Ⅲ類錯(牙合)下頜磨牙后區(qū)的CBCT研究.pdf
- 成人骨性Ⅲ類錯(牙合)伴下頜偏斜患者下頜骨形態(tài)學CBCT分析.pdf
- 利用CBCT觀察下頜神經管的三維位置測量研究.pdf
- 骨性III類錯(牙合)伴下頜偏斜成人髁狀突形態(tài)和位置的CBCT研究.pdf
- 下頜升支矢狀劈開截骨術下頜骨裂開方式的觀測研究.pdf
- CBCT對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骨性結構特征的初步研究.pdf
- 骨性下頜前突正頜手術治療前后髁突位置變化的研究.pdf
- 下頜頦管和下頜切牙管的CBCT研究.pdf
- 下頜第三磨牙近遠中徑預測的CBCT分析.pdf
- 安氏Ⅱ類亞類成人顳下頜關節(jié)形態(tài)和位置的CBCT研究.pdf
- OSAHS患者戴用自行調節(jié)式口腔矯治器下頜骨位置變化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