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1953年Gibbon首次使用人工心肺機至今,體外循環(huán)心內直視手術得到了快速發(fā)展,但隨著體外循環(huán)的發(fā)展,逐漸認識到體外循環(huán)術后易引起患者全身炎癥反應(SIRS)及免疫功能低下。全身炎癥反應及免疫功能障礙引起患兒術后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變化,導致不同程度全身感染、水電解質紊亂、臟器功能損害,嚴重者導致多功能臟器衰竭,同時延長手術后恢復時間,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因此,預防和治療體外循環(huán)術后全身炎癥反應和免疫功能低下,這關系到手術成功與否和術
2、后恢復過程,是目前體外循環(huán)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目前體外循環(huán)術中予以干預減少術后全身炎癥反應及增強免疫功能,例如予以肝素涂抹管道通路、抑肽酶的應用、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改良超濾等等一些方法,但目前圍手術期應用藥物治療減少術后炎癥反應及增加免疫功能相對研究較少,特別是小兒體外循環(huán)術后炎癥反應及免疫功能低下研究更少.胸腺肽al(Tal)是從胸腺第五組分(TF5)中提取純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酸性多肽,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108,等電點為3.8。Tal
3、主要是由在胸腺上皮細胞核內進行DNA復制和轉錄的前胸腺素a(ProT a)經酶解而產生,主要作用是促進前T細胞及離開胸腺后的T細胞進一步分化,成熟并執(zhí)行抗感染,抗腫瘤等免疫功能.我們實驗的目的是通過觀察圍手術期應用胸腺肽al對體外循環(huán)術后炎癥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響,從而論證圍手術期應用胸腺肽al的作用并初步探討其機制。
方法:選取本院2009年7月-12月期間40例心胸外科進行心臟體外手術的先心患兒,采用隨機,對照的試驗方
4、法分為2組,每組20例。實驗組:圍手術期應用胸腺肽al(0.9mg/m2)皮下注射,包括術前3天及術后3-5天。對照組圍手術期未予胸腺肽al皮下注射。手術全過程的其他處理,與實驗組相同.手術病幾均采用靜脈異丙酚間斷異氟醚復合麻醉,氣管內插管,采用Stockert-Ⅲ型體外循環(huán)機,Minimax3301膜肺。常規(guī)體外循環(huán)預充,預充液加入甲強龍30mg/kg,術中Hct維持在0.25~0,30。體外循環(huán)(CPB)方法采用中低溫,全身灌注流量
5、1.6—2.8(L/m2×min),平均主動脈壓維持在40—60 mmHg.肝素3mg/kg,使用MedtronicACTII監(jiān)測儀測ACT,轉流ACT>450s。升主動脈及上、下腔靜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huán).并行循環(huán)降溫至32~34℃左右,阻斷循環(huán),經主動脈根部灌注不同的冷停搏液,同時心表置冰屑行心肌保護,全身維持在28~32℃。經右房、房間隔放置左心引流,防止心臟膨脹損傷心肌。心臟保護液首次劑量為15~20 ml/kg,以后每20分鐘重
6、復一次,量減半。心內畸形矯治后,復溫,左心排氣,開放循環(huán),復跳;并行循環(huán),復溫至鼻咽溫37℃,或肛溫36℃,復搏,循環(huán)穩(wěn)定,脫離心肺機。分別進院后、體外循環(huán)結束后關胸時、體外循環(huán)結束后2h、24h、5天各相應時間點采集動脈血測定血細胞比積( HCT),血常規(guī)、CRP、IL-2、IL-4、IL-6、IL-10、TNF、IFN-γ、CD3、CD4、CD8、CD4/CD8,并同時記錄兩組體外循環(huán)時間,升主動脈阻斷時間,記錄竇性心律的自動恢復率
7、,恢復竇性心律所需時間等電生理指標,記錄氣管插管拔管時間和ICU停留時間等指標。
結果:兩組患兒在年齡,體重,射血分數(shù),主動脈阻斷時間,總轉流時間,機械輔助通氣時間,ICU停留時間上均無明顯差異(P>0.05),應用抗生素時間實驗組比對照組短(P<0.05).術后患兒均無死亡,均自動復跳,恢復竇性心律;體外循環(huán)術后各時間點IL-2、IL-4、TNF及IFN-γ未見明顯變化(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各時間點也未見明
8、顯差異(P>0.05),IL-6溶度術后急劇升高,其中在術后2h達到高峰,2h以后慢慢回落,各時間點與入院時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而實驗組在術后2h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升高的幅度遠比對照組小,其他各時間點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IL-10在實驗組與對照體外循環(huán)術后急劇增高(P<0.05),但最高峰在術后2h時間點,但在術后第五天與入院時未見明顯差異(P>0.05),實驗組體外循環(huán)結束后關
9、胸時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免疫功能指標CD3+在體外結束后術后24h時,實驗組與對照組均出現(xiàn)明顯下降(P<0.01),但實驗組在術后5天較入院時有明顯上升(P<0.01),且與對照組術后5天時相比有明顯差異(P<0.05)。CD4+指標實驗組在術后24h時間點降低,術后5天時升高(P<0.01),而對照組在體外循環(huán)結束后關胸時及術后24h時間點均出現(xiàn)降低(P<0.01),實驗組術后5天時與對照組相比升高(P<0.05)。
10、CD8+指標對照組在術后24h時降低(P<0.05),而實驗組在術后24h、術后5天都降低,術后5天時間點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CD4+/CD8+比值,對照組在體外循環(huán)結束后關胸時、術后24h均出現(xiàn)下降(P<0.01),而實驗組在術后5天出現(xiàn)升高(P<0.01),在體外循環(huán)結束后關胸時及T術后5天比值均比對照組高(P<0.05)。
結論:①胸腺肽αl能有效抑制體外循環(huán)術后炎癥因子IL-6的釋放,同時促進抗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胸腺五肽對體外循環(huán)病人圍術期細胞免疫功能及細胞因子的影響.pdf
- 胸腺肽α1對腦卒中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生脈注射液和胸腺肽對體外循環(huán)致機體免疫功能損害的防治研究.pdf
- 胸腺肽α1對膿毒癥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及療效評價.pdf
- 胸腺肽α1對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改良超濾對嬰幼兒圍體外循環(huán)期細胞因子及組織損傷的影響.pdf
- 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患者圍術期血糖對乳酸值的影響.pdf
- 術后腹腔細菌感染對原位肝移植大鼠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及胸腺肽α1的作用.pdf
- 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及治療.pdf
- 體外循環(huán)對小兒血漿細胞因子水平及中性粒細胞凋亡的影響.pdf
- 庫存紅細胞預洗對嬰幼兒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圍術期炎癥反應和臨床預后的影響.pdf
- 聯(lián)合應用常規(guī)及改良超濾對兒童體外循環(huán)圍手術期細胞粘附分子及細胞因子的影響.pdf
- 抑肽酶對體外循環(huán)紅細胞及其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EGb761對犬體外循環(huán)圍術期血漿原降鈣素及細胞因子含量的影響.pdf
- 烏司他丁對心臟手術患者圍體外循環(huán)期炎性細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響.pdf
- 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圍術期炎性因子的影響.pdf
- 烏司他丁對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患者細胞因子平衡及肺功能的影響.pdf
- L-精氨酸對心內直視手術體外循環(huán)期間紅細胞及其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HMGB1、TNF-a等因子在體外循環(huán)手術圍手術期表達的動態(tài)觀察及臨床意義.pdf
- 尼卡地平對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患者胃腸灌注及細胞因子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