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家蠶是鱗翅目的模式昆蟲,具有開放式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液在家蠶的生命活動中承擔著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是體內各種營養(yǎng)物質和激素等的交換場所。家蠶的血液重量占整個體重的21%~25%,而血液蛋白質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家蠶30K蛋白是末齡幼蟲和蛹期血液中含量最大的一群蛋白質,也是胚胎中主要的卵黃蛋白。30K蛋白屬于鱗翅目昆蟲低分子量脂蛋白家族。到目前為止,已在家蠶、煙草天蛾和粟夜蛾三個物種中鑒定到了該家族的同源蛋白。
家蠶9倍基因組的
2、組裝成功,以及各種鱗翅目昆蟲EST數據的公布,為系統(tǒng)性鑒定鱗翅目昆蟲低分子量脂蛋白家族的成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研究在此基礎上,對鱗翅目昆蟲的低分子量脂蛋白進行了鑒定,并對它們進行了結構分析和進化分析。此外,利用已公布的家蠶基因組和芯片數據,我們還對家蠶的低分子量脂蛋白基因進行了染色體定位分析、組織表達譜分析和發(fā)育時期表達譜分析。
在獲得了以上數據的基礎上,本研究重點對家蠶低分子量脂蛋白家族中的典型30K蛋白亞家族進行了功
3、能研究。利用已經制備獲得的BmLP1和BmLP7的抗體,我們對30K蛋白基因的合成、分泌、轉運和利用等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研究。另外,本研究還從家蠶血液中純化獲得了幾種30K蛋白,利用氯仿和甲醇法提取了30K蛋白所結合的脂類,并進一步利用LC-MS/MS對30K蛋白所結合的脂類進行了質譜鑒定。
本研究獲得的主要結果如下:
1.鱗翅目昆蟲低分子量脂蛋白基因的鑒定
(1)鱗翅目昆蟲低分子量脂蛋白基因的鑒定
4、:在家蠶基因組精細圖序列數據和各種鱗翅目昆蟲EST數據的基礎上,本研究對鱗翅目昆蟲的低分子量脂蛋白家族進行了鑒定。在蠶蛾總科、夜蛾總科和螟蛾總科的12個物種中,共鑒定到73個低分子量脂蛋白基因,它們的分布情況如下:家蠶46個、蓖麻蠶5個、琥珀蠶6個、印度柞蠶4個、煙草天蛾3個、草地貪夜蛾1個、粟夜蛾1個、西方豆類夜蛾1個、棉鈴蟲1個、甘藍夜蛾1個、粉紋夜蛾1個和豆莢野螟蛾1個。在鑒定獲得的73個基因中,有56個基因為首次鑒定。
5、 (2)低分子量脂蛋白的結構分類:對鑒定到的基因進行序列比對,發(fā)現它們根據結構可以分為三個亞家族:典型30K蛋白(Typical30KP)、富含絲氨酸和蘇氨酸的30K蛋白(S/T-rich30KP)和ENF肽結合蛋白(ENF-BP)。這三個亞家族有著相似的C端序列,都由一個NTD和一個CTD組成,而它們的N端序列差別很大。典型30K蛋白的N端由信號肽和一段很短的不保守區(qū)域組成;S/T-rich30KP的N端則由信號肽和一個富含絲氨酸
6、和蘇氨酸的結構域(STD)組成;ENF肽結合蛋白的N端由一個惡臭假單胞菌同源區(qū)(PPD)組成。
(3)低分子量脂蛋白的進化分析:在蠶蛾總科中,同時存在典型30K蛋白、富含絲氨酸和蘇氨酸的30K蛋白和ENF肽結合蛋白亞家族。但在夜蛾總科和螟蛾總科中,我們只鑒定到了ENF肽結合蛋白亞家族。并且,在全基因組已被測序的棉鈴蟲中,也只能鑒定到ENF肽結合蛋白亞家族。這些結果表明,ENF肽結合蛋白亞家族是三個亞家族中起源最早的一個亞家
7、族。富含絲氨酸和蘇氨酸的30K蛋白只在家蠶中鑒定到,可能為家蠶特有的一群低分子量脂蛋白。
2.家蠶低分子量脂蛋白基因的特征分析
(1)家蠶低分子量脂蛋白基因的染色體定位:家蠶中共鑒定到46個低分子量脂蛋白基因,其中的43個基因能定位到染色體上。Bmlp1~Bmlp32(24個典型30K蛋白基因和8個富含絲氨酸和蘇氨酸的30K蛋白基因)全部定位于第20號染色體的nscaf2795重疊群上的970Kbp(1380
8、K~2350K)區(qū)域內,它們在染色體上呈串聯重復分布。家蠶的10個ENF肽結合蛋白基因中,有8個基因構成了4個基因對(Bmlp37/38、Bmlp40/39、Bmlp41/42和Bmlp44/45),定位于第7號、22號和24號染色體上,每個基因對內的2個基因的轉錄方向相反。
(2)家蠶低分子量脂蛋白基因的表達特征分析:家蠶中的三群低分子量脂蛋白基因的組織和時期表達特征各不相同,暗示它們存在功能的分化。典型30K蛋白基因主
9、要在脂肪體和體壁中表達,部分30K蛋白基因在一齡到四齡幼蟲期表達,部分在五齡幼蟲到蛾期表達。ENF肽結合蛋白基因主要在血細胞中表達,可能參與了血細胞的免疫調控過程。富含絲氨酸和蘇氨酸的30K蛋白基因主要在羽化前一天和化蛾第一天有表達,在精巢中的表達量很高,而在卵巢中幾乎不表達。根據其富含絲氨酸和蘇氨酸的特征,推測可能參與受精或者精子的形成過程。
3.家蠶30K蛋白的合成、分泌、轉運和利用
(1)家蠶30K蛋白
10、的合成和分泌:通過RT-PCR技術分析不同發(fā)育時期脂肪體中30K蛋白基因的合成模式。同時,通過westemblotting技術對不同發(fā)育時期血液中30K蛋白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綜合以上兩方面結果,表明30K蛋白是由脂肪體合成,然后分泌入血液。
(2)家蠶30K蛋白的轉運:在蛹期和蛾期時,血液中的30K蛋白逐漸減少,而卵巢中的30K蛋白卻逐漸增加。RT-PCR結果表明,卵巢中的30K蛋白并非自身合成而來。因此,卵巢中的30K
11、蛋白可能是從血液中轉運而來。通過制備30K蛋白親和柱,對卵巢膜蛋白進行pull-down實驗,發(fā)現卵黃原蛋白受體能與30K蛋白結合,因此推測卵黃原蛋白受體可能是介導30K蛋白轉運的受體。免疫組織化學定位結果表明,30K蛋白主要轉運進卵巢的卵母細胞內儲存起來。
(3)家蠶30K蛋白的利用:對不同發(fā)育時期的胚胎蛋白質進行westernblotting分析,發(fā)現30K蛋白主要在胚胎的最后兩天減少。對不同發(fā)育時期的胚胎進行酶活分析
12、,發(fā)現酶活從胚胎第5天后升高,到蟻蠶時達到最大值。提取蟻蠶粗提物,并與30K蛋白進行體外孵育,發(fā)現蟻蠶粗提物能夠降解30K蛋白。對第6天和第10天的胚胎進行免疫組織化學定位,結果表明30K蛋白在胚胎早期主要定位于胚外的卵黃顆粒中,在胚胎后期定位于胚子的腸腔內。綜合以上結果,發(fā)現30K蛋白在反轉期前定位于胚外卵黃顆粒中,反轉期后由胚子吞入腸腔內,再由腸腔內的蛋白酶對30K蛋白進行降解,為蟻蠶的孵化提供能量來源。
4.家蠶30
13、K蛋白的純化及其結合脂類的鑒定
(1)30K蛋白的純化:通過硫酸銨沉淀、疏水作用層析和陽離子交換層析成功地從家蠶五齡第7天血液中純化到BmLP1、BmLP7、含2種30K蛋白的組分和含4種30K蛋白的組分。
(2)30K蛋白載脂功能的驗證:對純化的30K蛋白進行SDS-PAGE電泳,并用油紅O染色法染色,結果表明純化得到的30K蛋白含有脂類,表明30K蛋白具有載脂功能。
(3)30K蛋白所結合脂
14、類的鑒定:采用氯仿和甲醇法提取30K蛋白所結合的脂類,并用LC-MS/MS進行鑒定。共鑒定到12種含量較高的脂類,其中分子式為C22H35O6、C25H31O8和C12H13O4的脂類較多,尤以分子式為C25H31O8的脂類最多,且該脂類含有多個同分異構體。但是,由于這些脂類分子結構較穩(wěn)定,質譜碎裂時無法得到它們的結構信息,因而目前無法推測它們的結構式,需要進一步實驗對其結構式進行鑒定。
(4)胚胎中脂類的利用:利用薄層層
15、析方法對不同發(fā)育時期胚胎中的脂類進行分離,結果顯示脂類主要在胚胎后期被消化吸收,而30K蛋白也是在胚胎后期被利用。因此,我們認為在胚胎利用30K蛋白的同時,30K蛋白所結合的脂類也一起被胚胎利用。
綜合第3和第4點的結果,我們對家蠶30K蛋白的功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五齡期到上蔟期,幾個30K蛋白基因(Bmlp1~Bmlp4,Bmlp7)在家蠶脂肪體中高量表達,之后分泌入家蠶血液中。在五齡末期的血液中30K蛋白含量最大,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蠶30K蛋白基因組分析及蛋白質鑒定.pdf
- 家蠶30K蛋白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抗凋亡功能研究.pdf
- 家蠶30K蛋白LP7的分離純化及功能初探.pdf
- 家蠶30K蛋白的結構功能及五齡血漿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45868.家蠶30k基因的克隆、表達及抗凋亡研究
- 家蠶Sox基因鑒定和功能研究.pdf
- 家蠶表皮幾丁質結合蛋白(BmCBP)鑒定及功能研究.pdf
- 家蠶絲腺中蛋白酶抑制劑的鑒定和功能研究.pdf
- 家蠶Bm8K蛋白的分離純化及功能初探.pdf
- 家蠶30kD載脂蛋白19G1的表達和功能的初步研究.pdf
- 家蠶NEDD8功能及其Neddylation修飾蛋白的鑒定.pdf
- 家蠶蠶蛾毛結構蛋白的鑒定.pdf
- 家蠶S期激酶相關蛋白的表達和功能研究.pdf
- 家蠶蛹期Hgh-like蛋白的純化和鑒定.pdf
- 家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BmPTP鑒定與免疫功能研究.pdf
- 乙酰化介導的家蠶Bm30K-3蛋白穩(wěn)定性機制及抗凋亡功能分析.pdf
- 家蠶和柞蠶Karyopherin蛋白家族的分子克隆與功能研究.pdf
- 家蠶體液蛋白Bmhp20的功能研究.pdf
- 家蠶精巢特異性蛋白激酶基因Rm-TSSK的克隆和功能初步鑒定.pdf
- 家蠶桿狀病毒IAP蛋白功能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