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孢子蟲rP23間接ELISA診斷方法及體內瞬時轉染系統(tǒng)的構建.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隱孢子蟲病(cryptosporidiosis)是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 spp.)感染動物和人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以自限性水樣腹瀉為主要癥狀。隱孢子蟲能感染170多種動物,其中哺乳動物至少有79種。隱孢子蟲卵囊在環(huán)境中普遍存在,人類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感染。但目前隱孢子蟲病還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因而對其進行檢測與預防很重要。
   本實驗利用酶切法從重組質粒pMD18-T-P23中獲得隱孢子蟲鼠基因型(Cry

2、ptosporidiummouse genotype)P23基因,克隆到pGEX-4T-1載體,構建重組原核表達質粒pGEX-P23。將鑒定正確的重組質粒轉化大腸桿菌BL21(DE3)進行誘導表達,表達產物進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rP23可分別與兔隱孢子蟲感染兔陽性血清、貝氏隱孢子蟲感染雞陽性血清、微小隱孢子蟲感染牛陽性血清、隱孢子蟲鼠基因型感染鼠陽性血清特異性反應,而不與兔、雞、牛、鼠陰性血清反應,

3、表明表達的重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以純化的重組蛋白rP23為抗原,建立隱孢子蟲間接ELISA檢測方法,對其敏感性、特異性和重復性進行觀察;利用建立的方法,對臨床血清樣品進行檢測。結果成功地建立了隱孢子蟲間接ELISA檢測技術,其最適抗原包被濃度為2μg/mL,血清最佳稀釋倍數(shù)為1:800,酶標二抗最佳稀釋倍數(shù)為1:2000,具有良好的特異性、敏感性和重復性。利用建立的rP23-ELISA檢測方法,對23份臨床血清樣品

4、進行了檢測,并與Sheather's蔗糖漂浮法、nested PCR法檢測結果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建立的rP23-ELISA方法檢出率高于Sheather's蔗糖漂浮法和nested PCR法。表明該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異性強,重復性好、價格低廉、操作簡單、能批量檢測等特點.可用來對臨床樣品進行檢測,為研制隱孢子蟲病ELISA檢測試劑盒打下了基礎。
   為建立微小隱孢子蟲體外感染模型,并對其在細胞內的生長發(fā)育過程進行觀察,利用

5、人回盲腸癌細胞(HCT-8細胞)作為感染細胞,采用不同的接種細胞濃度和培養(yǎng)血清濃度進行培養(yǎng)。結果,在6孔培養(yǎng)板中接種1×106、5×105、1×105個細胞后,在24h、48h、72 h后長成70~80%單細胞層,可以用來接種1×105個微小隱孢子蟲。用含有1%血清濃度的培養(yǎng)基來培養(yǎng)微小隱孢子蟲,培養(yǎng)72 h后,通過Crypt-a-GloTM和Sporo-GloTM抗體熒光染色,成功觀察到了隱孢子蟲各個階段蟲體的形態(tài)。
   為

6、探索綠色熒光蛋白(EGFP)在隱孢子蟲中的瞬時表達情況,分別擴增了微小隱孢子蟲自身蛋白子孢子表面抗原CP15、熱激蛋白70、組蛋白H4、肌動蛋白、微管素蛋白和ATP酶的啟動子序列,并將外源蛋白EGFP基因置于其啟動子中,共構建了30個穿梭轉染質粒。通過電轉染導入微小隱孢子卵囊中,培養(yǎng)72h后,用流式細胞儀、熒光顯微鏡和RT-PCR檢測EGFP表達情況。結果pSEI和pAET兩個質粒轉染組流式細胞儀和熒光顯微鏡檢測均觀察到EGFP熒光,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