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村治精英勝任力模型的構建</p><p> 作者簡介:蘇潔(1989.07-),女,漢,湖南人。碩士研究生,就讀于成都理工大學,研究方向: 勞動經濟學。摘要:本文從勝任力的研究視角作為切入點,以湖南醴陵的村治精英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因子分析構建勝任力模型,結果發(fā)現(xiàn)個人社會條件、政治品德素養(yǎng)、心理素質等12個方面是村治精英應當具備的素質。此外,本文還基于村民的視角提取出村民眼中村治精英的勝任力
2、因素。 </p><p> 關鍵詞:村治精英;勝任力模型;因子分析 </p><p><b> 一、引言 </b></p><p> 村民自治是一種民主的村莊治理①方式。隨著村民自治在中國農村的深入發(fā)展,中國農村開始立足于各自實際村情,形成了多樣化的村莊治理模式。村莊的發(fā)展和績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村莊的治理模式(張厚安,徐勇,項繼權,20
3、00)。在現(xiàn)階段的村莊治理模式②中,突出的現(xiàn)象就是能人③型村治模式的崛起。其中,起關鍵作用的就是村治精英④。村治精英是村民通過村民選舉所產生的帶頭人,具有政治資源和權力,主導著村莊發(fā)展的方向。然而,隨著我國村民自治的縱深推進,民主選舉的村治精英管理與村民的利益之間矛盾逐漸暴露出來,村民對自己民選出來的代表產生懷疑。為防范由于村官的錯誤領導可能帶來的風險,必須對村治精英的能力以及素質進行深入研究。 </p><p>
4、;<b> 二、文獻回顧 </b></p><p> 1.勝任力的定義與內涵 </p><p> 1973年,麥克利蘭首次提出勝任力概念。然而,學術界對于勝任力的定義一直存在爭議。經常被研究者使用的概念主要有:勝任力是能可靠的測量并有助把優(yōu)秀員工區(qū)分開來的潛在的、深層次的特征,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價值觀、特殊知識、行為技能(被認為可以測量的或是可計數的)
5、(Lyle.M.Spencer,Sige.M.Spencer,1993);勝任力是可測量的有助于實現(xiàn)任務目標的工作習慣以及個人技能(Sandberg,2000)等。目前國內研究中引用最多的是Spencer于1993年提出勝任力的定義,即勝任力是能可靠的測量并有助把優(yōu)秀員工區(qū)分開來的潛在的、深層次的特征,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價值觀、特殊知識、行為技能(被認為可以測量的或是可計數的)。本文研究也以引用Spencer的定義。 <
6、/p><p> 2.村治精英的定義與內涵 </p><p> 目前,國內學者已將西方的精英理論運用到分析我國鄉(xiāng)村治理的研究中。盧福營(1999)將在農村經濟改革和社會發(fā)展中迅速崛起的一批懂經營、善管理,在農村經濟發(fā)展中具有超凡能力、取得卓有成效并最終進入到政治生活領域的“能人”稱為精英。仝志輝(2002)在對小群體的交往進行實踐研究中,將那些比其他成員更能調動更多社會資源獲得更多權威性價值
7、分配的人稱為精英。根據本文的研究內容,村治精英為村民通過民主的方式選舉出的、群眾基礎好、管理能力強、掌握著村莊一定優(yōu)勢社會資源并掌管村莊公共權力的村委會主任,即村長。其中,村治精英不包括黨支部書記和其他村委會成員;優(yōu)勢社會資源,包括政治、經濟以及社會資源;在村莊建設和政治生活中碌碌無為,也不屬于村治精英的范疇。 </p><p> 綜上所述,本文將結合勝任力和勝任模型理論,基于村級民選干部對于村莊的導向作用,建
8、立村治精英的崗位勝任模型,從科學,規(guī)范的角度看待村治精英,為村民自治的健康發(fā)展提供正確的導向。 </p><p><b> 三、實證分析 </b></p><p><b> 1.變量選取 </b></p><p> 通過對國內外現(xiàn)有相關文獻的分析,村治精英勝任力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三大方面:個人特質、職務特質、領導特質。個
9、人特質主要包括年齡,責任心,家庭背景,學習能力等;職務特質主要包括領會執(zhí)行上級命令,反饋能力,遵守工作程序規(guī)范,講方法等;領導特質主要包括大局觀,調研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等。 </p><p> 本文選取了36項因素編制成村治精英勝任力模型調查問卷,以湖南醴陵最基層的公共管理者(即村治精英)為研究調查樣點,進行村治精英勝任力實證研究。調查問卷共發(fā)放80份,其中,村治精英共發(fā)放40份問卷,實際回收35份,無效
10、問卷3份,有效回收率為80%,共計32份;村民共發(fā)放問卷40份,實際回收38份,無效4份,有效回收率為85%。樣本主要分為兩組,第一組樣本(即村治精英自填問卷樣本)的數據主要用于獲得村治精英勝任力模型。第二組樣本(即村民填答的村治精英勝任力模型問卷樣本)的數據主要用于模型驗證。 </p><p> 2.村治精英勝任力模型的構建 </p><p> ?。?)因子分析可行性檢驗 </p
11、><p> 為確認本問卷資料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在正式分析前要先對有關的數據進行適度檢驗。經過分析,結果顯示個人特質、職務特質、領導特質的KMO測試值均在0.6以上,并且Batrlett球體檢驗達到顯著性水平,代表母群體的相關矩陣存在共同因素,問卷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p><p> (2)村治精英勝任力模型的構建 </p><p> 本文運用SPSS16.0
12、對問卷進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通過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勝任特征因子,最后得到11個因子。由此,根據問卷各個維度勝任力特征因子所包含的36項勝任特征的特點,對各個勝任特征因子進行命名,得出了村治精英的勝任力模型:模型維度因子勝任力模型個人特質個人社會條件;政治品德素養(yǎng);心理素質;技能職務特質執(zhí)行;原則;團結發(fā)展領導特質大局觀;協(xié)調調研;服務;人際關系3.模型的驗證 </p><p&g
13、t; 本文驗證本勝任力模型的方法主要為半結構訪談法和問卷法。半結構訪談法主要針對村治精英的上級(即鎮(zhèn)長),問卷法主要針對一部分村民。 </p><p> (1)半結構式訪談 </p><p> 通過對鎮(zhèn)長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結果表明村治精英的上級對村治精英的勝任力主要集中在個人能力和辦事能力上。作為村鎮(zhèn)銜接的重要橋梁,鎮(zhèn)上對村長的評價主要是通過上級領導的角度注重執(zhí)行能力和減輕上級壓力為
14、標準,并且認為村長好,鎮(zhèn)上壓力就小。鎮(zhèn)長對村治精英的勝任力要求偏向于職務特質。 </p><p><b> ?。?)問卷驗證 </b></p><p> 通過對第二組樣本進行問卷調查所獲取的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檢驗,共得到了3個維度的10個因子。通過比較可以看出,驗證模型的勝任因子將原有的個人社會條件和人際關系這兩個因子合并成為了個人社會網絡,有少量的因素歸到了
15、不同的因子中,但是變化不大。相同的勝任力因子有政治品德素養(yǎng)、技能、執(zhí)行、大局觀、服務等,說明就村治精英應當具備什么能力方面基本框架一致,只是個別具體能力上的重視程度不同。因此,通過半結構訪談和問卷調查,村治精英的勝任力模型得到了驗證。 </p><p> 四、問卷信效度分析 </p><p> 為證明問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現(xiàn)在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目前最常用的是Alpha(α)內容同質
16、性信度系數,適用于測量李克特量表的信度。本文采用的問卷信度效度分析結果: </p><p> Reliability StatisticsCronbach's Alpha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p><p> Standardized ItemsN of Items第一組樣本問卷.901.89536第二組樣本問卷.879.87936就上表
17、可知,本問卷的Alpha信度系數為0.901,一般來說α?0.7就說明問卷的穩(wěn)定程度高,問卷的信度較好,所得數據是真實可靠的。 </p><p><b> 五、結論 </b></p><p> 村治精英勝任力模型是多層次、多維度的結構,包括了3個維度11項因子36項勝任特征要素。從信效度檢驗看來,本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結構效度也較為良好,表明本次問卷具有較好的代表
18、性。本次調查所獲得的村治精英勝任力模型,可以用在考評和管理村一級干部上,同時,針對村級干部培訓體系和方法、能力和標準能提供不同維度的鑒定,基于基層干部工作的特質和鄉(xiāng)土性使培訓體系向實效性側重。 </p><p><b> 參考文獻: </b></p><p> [1]McClelland.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
19、r intelligence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 </p><p> [2]Spencer,L.M.,Spencer,S.M.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M].John Wiley &Sons ,Inc.,1993 </p><p> [3]Sand
20、berg J.Understanding human competence at work: 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43(01) </p><p> [4]李培林.李強.馬戎.社會學與中國社會.[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p><p> [5]賀雪峰.半
21、熟人社會-理解村委會選舉的一個視角.[J].政治學研究.2000.(03) </p><p> [6]仝志輝.賀雪峰. 村莊權力結構的三層分析-兼論村級權力的合法性. [J].中國社會科學.2002.(01) </p><p> [7]盧福營.能人型村治模式的崛起和轉換.[J].社會科學.1999.(09) </p><p> [8]趙輝.黃曉.韋小軍. 黨政
22、領導干部勝任力模型的構建.[J].科學管理研究.2006.(02) </p><p><b> 注解: </b></p><p> ?、僖卜Q鄉(xiāng)村治理;是指如何對中國的鄉(xiāng)村進行管理,或中國鄉(xiāng)村如何可以自主管理,從而實現(xiàn)鄉(xiāng)村社會的有序發(fā)展。(賀雪峰,2005) </p><p> ②這里的村莊治理模式,也稱村莊治理結構,主要指村莊的權力結構,是
23、指村莊主要權力主體之間模式化了的互動關系,同時也包括由村莊權力結構所引發(fā)的各種與村莊治理相關的結構性關聯(lián)。(王銘銘,1996) </p><p> ?、凼侵冈谵r村經濟改革和社會發(fā)展中迅速崛起的一批懂經營、善管理,在農村經濟發(fā)展中具有超凡能力、取得卓有成效并最終進入到政治生活領域的人士。(盧福營,1999) </p><p> ?、艽逯尉?,即本文所研究的對象,在本文中是指為村民通過民主的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如何構建勝任力模型
- 如何構建勝任力模型
- 勝任力(勝任素質)模型構建與應用
- 勝任力模型的構建與運用
- 職業(yè)校長勝任力模型的構建
- 企業(yè)勝任力素質模型構建方案
- 高校就業(yè)教師勝任力模型構建
- 新聞記者勝任力模型構建和基于勝任力模型的培訓需求分析.pdf
- 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的構建.pdf
- 家庭護士勝任力模型的構建研究.pdf
- 勝任力模型構建與領導梯隊建設
- 企業(yè)家勝任力模型構建研究
- 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的構建與初探
- 內科門診護士崗位勝任力模型的構建.pdf
- F公司跨文化勝任力模型構建.pdf
- 臨床護理教師勝任力模型的初步構建.pdf
- 護士長勝任力模型的初步構建.pdf
- JS公司崗位勝任力模型構建研究.pdf
- 企業(yè)家勝任力模型構建研究.pdf
- 上海高中教師勝任力模型初步構建.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