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葬花辭》譯作比較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林黛玉葬花辭》譯作比較</p><p>  作者簡介:姚 茜(1983-),女,天津人,助教,學士學位,單位: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深造,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專職英語教師。 </p><p>  摘 要:《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為主人公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一篇重要的代表作, 它仿效初唐體的歌行, 抒情淋漓盡致, 但在英語翻譯上如何做到恰到好處實為不易。楊憲益夫婦、霍

2、克斯兩者的譯作均堪稱佳作, 相比之下二者作品各具風格并為更理想的譯本的問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p><p>  關鍵詞:破格;譯者風格;譯作對比?? </p><p>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1-0233-01?? </p><p>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代表作, 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

3、造這一藝術形象, 表現(xiàn)其性格特點的重要作品。這首風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是一種流行的通俗詩體, 遣詞淺顯流暢, 音節(jié)回環(huán)復疊,抒情淋漓酣暢。洋洋灑灑五十二句的葬花辭, 是《紅樓夢》詩詞之中最絕妙、最被稱道的篇章之一。它如泣如訴,淚和血凝結, 字字句句都同黛玉這個苦命少女的命運和個性融合在一起, 成為獨步古今的“黛玉詠嘆調”。本文將楊憲益、戴乃迭先生, 霍克斯先生的兩種譯文加以對比, 不難看出兩篇譯作都準確地再現(xiàn)原辭的思想內容, 堪稱佳譯

4、。但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響, 以及譯者個人所追求的風格不同, 兩位譯者的翻譯策略和風格也就不盡相同。下面我們從破格的翻譯和譯者的個人風格等方面來分析這兩篇譯作。 </p><p>  一、破格的翻譯?? </p><p>  在《葬花吟》的后半部分,曹雪芹使用破格打破了詩詞的節(jié)奏。破格的使用不僅把全詩帶到高潮,還反映了曹雪芹本人在詩詞創(chuàng)作方面的創(chuàng)新意識。但此處的破格對于譯者來說要想既兼顧

5、原詩的結構又翻譯得漂亮,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楊憲益、戴乃迭先生, 霍克斯先生對于這句破格的兩種譯文就很不同。?? </p><p>  原句:“愿奴脅下生雙翼, 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 何處有香丘?”?? </p><p>  楊憲益、戴乃迭先生的譯文為:?? </p><p>  I long to take wing and fly,?? </p>

6、;<p>  With the flower to earth’s uttermost bound;?? </p><p>  And yet at earth’s uttermost bound,?? </p><p>  Where can a fragrant burial mound be found??? </p><p>  此譯文利用重復

7、“uttermost bound”來試圖表現(xiàn)原文中的破格,沒有很好地反映出原文中“破格”的美學追求。?? </p><p>  霍克斯先生的譯文為;?? </p><p>  And then I wished that I had wings to fly,?? </p><p>  After the drifting flowers across the sk

8、y;?? </p><p>  Across the sky to the world’s farthest end,?? </p><p>  The flowers’last fragrant resting-place to find.?? </p><p>  此譯文在第二句最后和第三句開頭分別連續(xù)重復使用 “across the sky”來表現(xiàn)原文的破格較

9、楊譯文則更勝一籌。?? </p><p>  二、譯者的個人風格?? </p><p>  (1)楊氏夫婦忠于原作, 具有忠實清晰的翻譯風格,用詞準確, 非常忠實原作內容, 用直譯將辭全部譯出。如“游絲軟系飄春樹, 落絮輕沾撲繡簾?!弊g為“Softly the gossamer floats over sp ring pavilions, Who pities the faded red,

10、 the scent that has been? ”?!耙荒耆倭? 風刀霜劍嚴相逼。”譯為“Each year for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days, The cutting wind and biting frost contend1”。?? </p><p>  (2) 霍譯在形似的基礎上, 更注重譯文的神似, 在不脫離原作內容的前提下, 通過詞語的增減、句式的轉換,用意譯

11、將其靈活譯出。如“春榭”譯為“the maiden’s bower”, 這里春榭側重指的是林黛玉處在樹林蔭涼處的閨房, 譯為“maiden’s bower ”就把原文深層的情境表達出來, 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孤寂少女在柳絮飄零中無限惆悵的心緒。“明年花發(fā)雖可啄, 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薄癗ext year the flowers will bloom as before, But swallow, nest, and Maid will

12、be no more ”。這里霍譯雖然并沒有把“啄”“梁”“巢”等字譯出, 但是句式對仗工整, 形成一種音韻美, 同時也傳達到了林黛玉看到春天過去,想到自己青春易逝的滿懷愁緒和痛訴無情飛燕的無可名狀的悲憤?!耙荒耆倭? 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研能幾時,”“Three hundred and three - score the year’s full tale: From swords of frost and from the s

13、laug</p><p><b>  三、結語?? </b></p><p>  本文根據(jù)曹雪芹原詩《葬花辭》, 從譯者對于破格的翻譯和譯者的個人風格等方面對楊憲益、戴乃迭先生, 霍克斯先生的英文譯作進行了對比。我們可以看到, 盡管在細節(jié)處理上有所不同, 但其在思想內容、格律形式、修辭特征等方面卻有著與原詩相近的效果, 兩種譯作都堪稱佳作, 各具風格??v觀全詩譯作,楊

14、譯作品更力求忠實原作, 用詞準確, 大多采取直譯的方式, 將原文全部再現(xiàn)出來, 注重形似?;糇g在不脫離原作內容的前提下, 通過詞語的增減, 句式的變化, 視角的轉換靈活地進行譯意, 側重譯文的神似, 追求了化境。三位譯界老前輩的譯品已為更為理想的譯本的問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p><p><b>  參考文獻:?? </b></p><p>  [1]David

15、Hawkes1The Story of the Stone England: Penguin?? </p><p>  [2]Nida, E1A1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1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p><p>  [3]Yang Xianyi and

16、 Gladys Yang1 A Dream of Red Man2sions1 [M] 1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31?? </p><p>  [4]包惠南1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 ] 1北京: 中國對外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21?? </p><p>  [5]馮慶華1文體翻譯論[M ] 1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11?? </p><p> 

17、 [6]馮慶華1實用翻譯教程1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1?? </p><p>  [7]郭建中1文化與翻譯[ C ] 1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 20021?? </p><p>  [8]劉宓慶1當代翻譯理論[M ] 1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1?? </p><p>  [9]毛榮貴1新世紀大學漢英翻譯教程[M ] 1上海: 上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