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性病病例報告,一、報告病種,性病疫情報病病種(5種): 1、梅毒 2、淋病 3、生殖沙眼衣原體感染 4、尖銳濕疣 5、生殖器皰疹,二、報告病例標準,性病報告病例必須同時符合以下要求: 1、最新診斷的性病病例 2、符合人衛(wèi)部頒布的最新性病 診斷標準,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
2、)、梅 毒分期分類診斷: 一期、二期、三期、隱性梅毒、 胎傳梅毒(分期分類診斷是依據(jù)病期和臨床表現(xiàn)特征,與梅毒血清檢測結果無關),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梅毒血清檢測結果為診斷的支持依據(jù)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包括: RPR、TRUST、UST、VDRL等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包括: TPPA、TPHA
3、、ELISA、FTA-ABS等等,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1、一期梅毒 一期梅毒診斷條件: A: 病史:性接觸史,或性伴感染史。 B:臨床表現(xiàn)特征:硬下疳。 C:試驗室檢測: c1:梅毒螺旋體暗視野顯微鏡檢查:陽性。 c2: 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 c3: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
4、陽性。,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一期梅毒診斷與報告病例分類:確診病例(實驗室診斷病例): A+B+c1+c2+c3 或 B+c1 或 B+c2+c3 或 B+c3疑似病例:A+B+c2 (無條件開展c1、c3)
5、 或 A+B+c2 (無條件開展c3、c1陰性) 或 B+c2 (無條件開展c1、c3),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一期梅毒診斷的關鍵點: 一期梅毒的診斷必須有硬下疳的表現(xiàn)。 如果沒有硬下疳的表現(xiàn),不能診斷為一期梅毒,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一期梅毒診斷與報告注意事項:1、一期梅毒診斷與報告的病例中,病例分類
6、中有實驗室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二選一)(沒有臨床診斷病例、病源攜帶者、陽性檢測病例);2、如果生殖器部位有疑似硬下疳表現(xiàn),c2陽性,c3經(jīng)(1-4w)時間間隔、不同實驗室、檢測結果仍為陰性,可排除梅毒感染。,3、一期梅毒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1)發(fā)病(出現(xiàn)硬下疳)后,就診于本門診首次被診斷; 2)發(fā)?。ǔ霈F(xiàn)硬下疳)后,自行買藥治療或就診于其他醫(yī)療機構但未被診斷,而首次在本門診被診斷的;
7、 3)既往有梅毒病史,經(jīng)規(guī)范治療治愈者,本次就診時明確有新的性接觸史而再次感染,出現(xiàn)硬下疳的表現(xiàn),在本門診被診斷的; 4)被診斷為生殖器部位外的一期梅毒,如口腔、肛周、乳房等部位的硬下疳等; 5)發(fā)生在宮頸部位硬下疳的女性一期梅毒;,3、一期梅毒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6)有硬下疳的臨床表現(xiàn),c2陽性,c3由陰轉陽,c1未做或陰性。,4、一期梅毒有以下情形不應進行報告:
8、 1)發(fā)病后(出現(xiàn)硬下疳),在本機構就診前,已到其他醫(yī)療機構就診并被診斷。但對于患者到不報告性病的如私人診所、民營機構就診的除外。 2)已被診斷,經(jīng)過治療后,進行復診與隨訪檢測的。 3)一期梅毒跨年度復診與隨訪檢測的。,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2、二期梅毒二期梅毒診斷條件: A: 病史:性接觸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輸血史
9、 B:臨床表現(xiàn)特征:病期在2年以內,出現(xiàn)多形性皮損(如暗紅斑、斑疹、斑丘疹、脫屑性斑疹、丘疹等)外陰及肛周扁平疣、濕丘疹;口腔黏膜斑,蟲蝕樣脫發(fā)等??沙龉顷P節(jié)、眼、內臟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損害。 C:試驗室檢測: c1:梅毒螺旋體暗視野顯微鏡檢查(皮損處取材):陽性。 c2: 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 c3: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
10、陽性。,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二期梅毒診斷與報告病例分類:確診病例(實驗室診斷病例): A+B+c1+c2+c3 或 B+c1 或 B+c2+c3 或 A+B+c3疑似病例:A+B+c2 (無條件開展c1、c3)
11、 或 A+B+c2 (無條件開展c3、c1陰性),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二期梅毒診斷的關鍵點: 出現(xiàn)多形性皮損的表現(xiàn),病期在2年以內。 如果無皮損或相關的表現(xiàn),不能診斷為二期梅毒,二期梅毒診斷與報告注意事項:1、二期梅毒診斷與報告的病例中,病例分類只有實驗室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二選一)(沒有臨床診斷病例、病源攜帶者、陽性檢測病例);2、如果就診病例出現(xiàn)類似二期梅毒
12、皮損表現(xiàn),c2陽性,c3檢測結果為陰性可排除梅毒感染,或、再次檢測、不同實驗室檢測,如果兩次c3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則排除梅毒感染。(二期梅毒,c2、c3一般均為陽性)3、如果就診病例出現(xiàn)類似二期梅毒皮損表現(xiàn),c3陽性,而c2陰性,此時需對血清稀釋后再次進行c2實驗,以排除技術性陰性或前帶現(xiàn)象。4、如果就診病例出現(xiàn)類似二期梅毒皮損表現(xiàn),c3(TP-ELLSA)陽性,而c2(RPR或TRUST)陰性,經(jīng)稀釋后再次檢測仍為陰性。此時,必須
13、使用TPPA復檢,如TPPA檢測為陰性,則可認為TP-ELLSA為假陽性,可排除梅毒感染。,3、二期梅毒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1)發(fā)病(出現(xiàn)二期梅毒皮損)后,就診于本門診首次被診斷的; 2)發(fā)?。ǔ霈F(xiàn)二期梅毒皮損)后,自行買藥治療或就診于其他醫(yī)療機構但未被診斷,而首次在本門診被診斷的; 3)既往有梅毒病史,經(jīng)過長效青霉素規(guī)范治療,且通過足夠時間隨訪后判斷為治愈者,本次就診時明確有
14、新的性接觸史而再次感染,出現(xiàn)二期梅毒皮損表現(xiàn),在本門診被診斷的。 4 )既往有生殖器部位潰瘍(硬下疳)病史,但未被診斷為一期梅毒,經(jīng)病情發(fā)展后出現(xiàn)皮損被診斷為二期梅毒的。,3、二期梅毒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5)既往被診斷為一期梅毒,經(jīng)過治療,但治療不恰當,而出現(xiàn)二期梅毒皮損,診斷為二期梅毒的。,4、二期梅毒有以下情形不應進行報告: 1)發(fā)病后(出現(xiàn)二期梅毒皮損),在本機構就診
15、前,已到其他醫(yī)療機構就診并被診斷為二期梅毒。但對于患者到不報告性病的醫(yī)療單位如私人診所、民營機構就診應除外。 2)被診斷為二期梅毒,經(jīng)過治療后,進行復診與隨訪檢測的。 3)被診斷為二期梅毒,經(jīng)過治療,但治療不規(guī)范,導致血清復發(fā),再次出現(xiàn)二期梅毒皮損者。 4)二期梅毒跨年復診與隨訪血清檢測的。 5)無多形性皮損或相關臨床表現(xiàn)者,不應診斷和報告為二期
16、梅毒。,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3、三期梅毒三期梅毒診斷條件: A: 病史:性接觸史,或性伴感染史。 B:臨床表現(xiàn)特征: B1、病期在2年以上; B2、晚期良性梅毒:皮膚黏膜損害,如結節(jié)性梅毒疹、樹膠腫,上腭、鼻腫隔穿孔等損害;骨、眼損害,其它內臟損害。 B3、神經(jīng)梅毒表現(xiàn);
17、 B4、心血管梅毒表現(xiàn)。,C:試驗室檢測: c1: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 陽性。 c2: 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 c3:腦脊液檢查:白細胞≥10x106/L,蛋白量>500mg/L,VDRL實驗陽性(或RPR/TRUST實驗陽性),或FTA-ABS實驗陽性(或TPPA實驗陽性)。
18、 c4:組織病理檢查:有三期梅毒的組織病理改變。,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三期梅毒診斷與報告病例分類:確診病例(實驗室診斷病例): 符合診斷條件:A+B1+B2+B3+B4+c1+c2+c3+c4或符合一下任意一條件的: B1+B2+c1+c2; B1+B3+c1+c2; B1+B4+c1+c2; B1+B2+c2+c3+c4;
19、 B1+B3+c2+c3+c4; B1+B4+c2+c3+c4; A+B1+B2+c2; A+B1+B3+c2; A+B1+B4+c2; B1+B2+c4。,疑似病例:符合一下任意診斷條件:1、A+B1+B2+B3+B4+c1 (無條件開展c3、腦脊液檢查和組織病理檢查)2 、A+B1+B2+c1 (無條件開展c3、腦脊液檢查和組織病理檢查)
20、3、 A+B1+B3+c1 (無條件開展c3、腦脊液檢查和組織病理檢查)4、 A+B1+B4+c1 (無條件開展c3、腦脊液檢查和組織病理檢查)5、 B1+B2+c1 或B1+B3+c1或B1+B4+c1 (無條件開展c3、腦脊液檢查和組織病理檢查),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三期梅毒診斷的關鍵點: 必須有晚期良性梅毒的臨床表現(xiàn),或神經(jīng)梅毒的臨床表現(xiàn),或心血管梅毒的臨床表現(xiàn),且病期
21、必須在2年以上。 如果無上述臨床表現(xiàn),不能診斷為三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內,不能診斷為三期梅毒。,三期梅毒診斷與報告注意事項:1、三期梅毒診斷與報告的病例中,病例分類只有實驗室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沒有臨床診斷病例、病原攜帶者、陽性檢測病例)。2、如果感染梅毒的病期在2年以上,但無任何臨床表現(xiàn),無條件做腦脊液檢查,不能診斷為三期梅毒。此時,宜診斷為陰性梅毒。按隱性梅毒報告。3、如果感染梅毒的病期在2年以上,但無任何臨
22、床表現(xiàn),梅毒血清學檢查陽性,腦脊液檢查陽性,被診斷神經(jīng)梅毒的,此時可診斷為三期梅毒。按三期梅毒報告。4、經(jīng)過母親傳播的梅毒,出現(xiàn)三期梅毒的皮損表現(xiàn),不應診斷為胎傳梅毒,按胎傳梅毒病例報告。,5、三期梅毒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1)發(fā)病后(出現(xiàn)三期梅毒癥狀與體征),就診于本門診首次被診斷; 2)發(fā)病后(出現(xiàn)三期梅毒癥狀與體征),就診于其他醫(yī)療機構但未被診斷,而首次在本門診被診斷的;
23、 3)發(fā)病后(出現(xiàn)三期梅毒癥狀與體征),就診于其他醫(yī)療機構,但診斷錯誤,而首次在本門診被正確診斷的; 4)既往被診斷為一期梅毒,經(jīng)過治療,但治療不恰當,而出現(xiàn)三期梅毒的臨床表現(xiàn),病期在2年以上,診斷為三期梅毒的。 5)既往被診斷為二期梅毒,經(jīng)過治療,但治療不恰當,而出現(xiàn)三期梅毒的臨床表現(xiàn),病期在2年以上,診斷為三期梅毒的。,5、三期梅毒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6)既往有生殖器部位潰
24、瘍(硬下疳)病史,但未被診斷為一期梅毒,經(jīng)病情發(fā)展后出現(xiàn)三期梅毒表現(xiàn),病期在2年以上,被診斷為三期梅毒的。 7)既往有疑似二期梅毒皮損病史,但未被診斷為二期梅毒,經(jīng)病情發(fā)展后出現(xiàn)三期梅毒的臨床表現(xiàn),病期在2年以上,被診斷為三期梅毒的。,6、三期梅毒有以下情形不應進行報告:,1)發(fā)病后(出現(xiàn)三期梅毒的癥狀與體征),在本機構就診前,已到其他醫(yī)療機構就診并被診斷為三期梅毒。 2)被診斷為三期梅毒,經(jīng)過治療
25、后,進行復診與隨訪檢測的。 3)三期梅毒跨年度復診與隨訪檢測的。,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4、隱性梅毒 隱性梅毒診斷條件: A: 病史:A1、性接觸史,或或性伴感染史。 A2、既往無梅毒診斷與治療史。 B:臨床表現(xiàn)特征:無任何臨床癥狀與體征。 C:試驗室檢測: c1:非梅毒
26、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 c2: 梅毒螺旋體原血清試驗:陽性。 c3:腦脊液檢查:無異常。但通常情況下,醫(yī)療機構不開展此項檢測。,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隱性梅毒診斷與報告病例分類:確診病例(實驗室診斷病例): A1+A2+B+c1+c2+c3 或 A2+B+c1+
27、c2+c3 或 A2+B+c1+c2(無條件做腦脊液檢查)疑似病例: A1+A2+B+C1(無條件開展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無條件做腦脊液檢查。) 或 A2+B+C1 (無條件開展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無條件做腦脊液檢查。),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隱性梅毒診斷的關鍵點: 無任何臨床表現(xiàn),
28、既往無梅毒診斷與治療史,梅毒血清學檢查結果陽性。,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隱性梅毒診斷與報告注意事項:1、隱性期梅毒診斷與報告的病例中,病例分類只有實驗室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二選一)(沒有臨床診斷病例、病源攜帶者、陽性檢測病例);2、隱性梅毒的診斷必須依據(jù)病史(性接觸史、既往梅毒診斷與治療)、臨床表現(xiàn)(癥狀與體征)和實驗室檢測結果三者進行綜合判斷。不能僅依據(jù)梅毒血清檢測結果陽性就報告為隱性梅毒。3、當一個就診
29、者梅毒血清檢測結果陽性時,必須對其進行詳細詢問病史(包括性接觸史、既往梅毒診斷與治療史),然后再做出是否為隱性梅毒的診斷。,4、當一個就診者梅毒血清檢測陽性時,不能認為RPR或TRUST滴度高就是梅毒,而滴度低就不是梅毒。不能以滴度高低作為判斷是否為梅毒的標準。5、隱性梅毒的診斷,以診斷的現(xiàn)時時間進行判斷。如果一個就診者過去有疑似一期或二期梅毒的癥狀與體征,但在本次就診時,經(jīng)詳細檢查未發(fā)現(xiàn)任何癥狀與體征,不能診斷為一期或二期梅毒,而是
30、按隱性梅毒進行診斷。6、隱性梅毒病例沒有發(fā)病日期。在填寫發(fā)病日期時,填寫標本采集日期。,7、如果就診病例無任何臨床表現(xiàn),C3 TP-ELISA檢測結果為陽性,C2 RPR或TRUST檢測結果為陰性,經(jīng)血清稀釋后再次檢測仍然為陰性。此時,必須使用TPPA進行復檢,如果TPPA檢測為陰性,則可認為TP-ELISA檢測結果為陽性,可排除梅毒感染。8、經(jīng)過母親傳播的梅毒,患兒無任何梅毒癥狀和體征,不應診斷為隱性梅毒,應該診斷為胎傳梅
31、毒,按胎傳梅毒病例報告。,3、隱性梅毒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1)首次就診于本門診的性病就診者,進行梅毒血清檢測時,發(fā)現(xiàn)C2 RPR或TRUST檢測結果為陽性, C3 TP-ELISA或TPPA檢測結果也為陽性,經(jīng)檢查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梅毒癥狀與體征,經(jīng)詢問病史既往無梅毒診斷與治療史。應報告為確診病例。 2)首次就診于本門診的性病就診者,進行梅毒血清檢測時,發(fā)現(xiàn)C3 TP-ELISA陽性, C2
32、RPR或TRUST檢測結果為陰性, 經(jīng)TPPA復核檢測結果仍然為陽性,經(jīng)檢查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梅毒癥狀和體征,詢問病史有性接觸史或配偶有梅毒病史,且既往無梅毒診斷與治療史。應報告為確認病例。,3、隱性梅毒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3)醫(yī)療機構的入住院病人、術前檢查病人、孕產(chǎn)婦、婚檢人群、其它相關檢查等發(fā)現(xiàn)的C3 TP-ELISA陽性者,經(jīng)過轉診或會診,做進一步檢查, RPR或TRUST檢測結果為陽性,TPPA檢測結果也為陽性
33、,經(jīng)檢查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梅毒癥狀和體征,詢問病史有性接觸史或配偶有梅毒病史(或性接觸史不清楚,或配偶梅毒病史不清楚),且既往無梅毒診斷與治療史。應報告為確認病例。 4)醫(yī)療機構的入住院病人、術前檢查病人、孕產(chǎn)婦、婚檢人群、其它相關檢查等發(fā)現(xiàn)的C3 TP-ELISA陽性者,經(jīng)過轉診或會診,做進一步檢查, RPR或TRUST檢測結果為陰性,TPPA檢測結果仍為陽性,經(jīng)檢查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梅毒癥狀和體征,詢問病史有性接觸史或配偶有梅毒病
34、史(或性接觸史不清楚,或配偶梅毒病史不清楚),且既往無梅毒診斷與治療史。應報告為確認病例。,4、隱性梅毒有以下情形不應進行報告: 1)既往有梅毒診斷與治療史,本次檢查發(fā)現(xiàn)梅毒血清檢測結果陽性。 2)醫(yī)療機構不具有梅毒診斷能力的醫(yī)生,如非皮膚性病科室的醫(yī)生,當其不具備梅毒診斷能力時,對入住院病人、術前檢查病人、孕產(chǎn)婦、婚檢人群、其它相關檢查等發(fā)現(xiàn)的C3 TP-ELISA陽性者,不應直接進行
35、梅毒診斷與報告。應通過轉診或會診,即轉診到皮膚性病科或皮膚性病防治專業(yè)機構,或皮膚性病專業(yè)醫(yī)生進行會診,做進一步檢查,按照國家診斷標準,明確診斷后,再決定是否需要報告。如為轉診,由接轉診醫(yī)生診斷后報告;如為會診,會診診斷后,由診療醫(yī)生報告。,4、隱性梅毒有以下情形不應進行報告: 3)A、血站或血液中心對獻血人員進行梅毒血清檢測時所發(fā)現(xiàn)的梅毒血清試驗陽性者; B、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36、的咨詢檢測門診、美沙酮治療門診或預防體檢門診所發(fā)現(xiàn)的梅毒血清試驗陽性者; C、檢驗檢疫機構所發(fā)現(xiàn)的梅毒血清試驗陽性者; D、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的哨點監(jiān)測時所發(fā)現(xiàn)的梅毒血清試驗陽性者;以上均因不具備診斷能力,不進行病例報告,應轉介到性病診治專業(yè)機構就診,明確診斷后,由首診醫(yī)生報告。 4)既往梅毒治療者,在進行復診與隨訪檢測時,梅毒血清試驗陽性者。
37、 5)既往梅毒治療者,跨年度復診與隨訪檢測時,梅毒血清試驗陽性者。,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5、胎傳梅毒 胎傳梅毒診斷條件: A: 病史:生母為梅毒患者。 B:臨床表現(xiàn)特征:B1、有癥狀的早期胎傳梅毒:2歲以內發(fā)病,類似于二期梅毒的表現(xiàn)。B2、有癥狀的晚期胎傳梅毒:2歲以后發(fā)病,類似于三期梅毒的表現(xiàn)。B3、無癥狀的胎傳梅毒:無癥狀,無體征。,C:試驗
38、室檢測: c1:梅毒螺旋體暗視野顯微鏡檢查:陽性。 c2: 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 (抗體滴度等于或高于母親4倍及以上。但低于該值并不排除胎傳梅毒。應取嬰兒血進行檢測,而不是臍帶血。) c3: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 (應取嬰兒血進行檢測,而不是臍帶血。) c4:梅毒螺旋體
39、特異性抗體19S-IgM抗體檢測:陽性。 (應取嬰兒血進行檢測,而不是臍帶血。),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胎傳梅毒診斷與報告病例分類:確診病例(實驗室診斷病例): A+B1+c1+c2+c3 或:
40、 A+B1+c1; A+B1+c1+c3 ; A+B1+c4 ; A+B1+c2+c4 ; A+B2+c1+c2+c3 ; A+B2+c1; A+B2+c2+c3 ; A+B3+c2+
41、c3 ; A+B3+c4; A+B3+c2+c4 。,疑似病例: A+B1+c2; (無條件開展c3) 或 A+B2+c2; (無條件開展c3) 或 A+B3+c2; (無條件開展c3),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胎傳梅毒診斷與報告注意事項:
42、1、胎傳梅毒診斷與報告的病例中,病例分類只有實驗室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二選一)(沒有臨床診斷病例、病源攜帶者、陽性檢測病例);2、胎傳梅毒的診斷結合生母梅毒感染情況、治療情況、梅毒血清檢測結果,嬰兒的臨床表現(xiàn)與梅毒血清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判斷,常需要進行隨訪,隨訪檢測時間為出生后0月、3月、6月、12月、18月。,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胎傳梅毒診斷與報告注意事項:3、胎傳梅毒不分期分類,凡通過母親妊娠傳播的兒童
43、梅毒,均診斷和報告為胎傳梅毒。對于有癥狀的胎傳梅毒,不能報告為二期、三期梅毒;對于無任何癥狀和體征的胎傳梅毒,不能報告為隱形梅毒。4、胎傳梅毒必須明確診斷后才能報告。如果新生兒梅毒患者病狀況當時不能得到明確,則需要進行隨訪,直至18個月。一般地,來自于母親的梅毒特異性抗體和非特異性抗體在出生6個月后逐漸消失,如果在出生后18個月患兒梅毒特異性抗體扔陽性,則可確診為胎傳梅毒。,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一)、梅 毒,胎傳梅毒診斷與
44、報告注意事項:4、對于梅毒檢測陽性的孕婦,所生新生兒必須接受梅毒血清檢測,如果新生兒梅毒血清檢測陽性,應根據(jù)診斷標準對其進行診斷,梅毒血不能滿足診斷條件或不足以排除診斷者,對當時尚不能滿足診斷條件或不足以排除診斷者,應進行隨訪。如果新生兒梅毒血清檢測結果為陰性,也不能排除梅毒,必須隨訪3個月以上,如果梅毒血清檢測結果仍為陰性,則可排除梅毒;如果梅毒血清發(fā)生陽轉,則可能診斷為胎傳梅毒。5、不具備胎傳梅毒診斷能力的產(chǎn)科和兒科醫(yī)生在遇到可
45、疑胎傳梅毒患兒時,應進行轉診或會診。,3、胎傳梅毒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1)新生兒出生后不久,出現(xiàn)早期梅毒特征性的臨床表現(xiàn),即使其RPR或TRUST滴度未達到母滴度的4倍,TPPA檢測陽性,可確診為胎傳梅毒,按確診病例報告。 2)患兒2歲以后,出現(xiàn)晚期梅毒特征性的臨床表現(xiàn),即使其RPR或TRUST滴度未達到生母滴度的4倍,TPPA檢測陽性,可確診為胎傳梅毒,按確診病例報告。
46、 3)如果生母感染梅毒,其所生嬰兒無任何臨床表現(xiàn),其RPR或TRUST滴度未達到生母滴度的4倍,經(jīng)18個月隨訪檢測TPPA陽性,可確診為胎傳梅毒,按確診病例報告。,3、胎傳梅毒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4)對于已明確生母妊娠時感染早期梅毒且未進行治療,其產(chǎn)后梅毒血清檢測,RPR或TRUST陽性,滴度很高(>1︰8);檢查其所生嬰兒無臨床表現(xiàn),RPR或TRUST陽性,滴度也很高(>1︰8),但未達到生母滴度的4
47、倍,TPPA檢測陽性,應進行病例報告,報告為確診病例。 5)對于在分娩前生母梅毒血清抗體檢測陽性,未經(jīng)過治療,其所生新生兒梅毒血清檢測結果陰性,此時,尚不能排除新生兒梅毒感染,應進行隨訪,1月、3月、6月對嬰兒再次進行梅毒血清檢測,如果出現(xiàn)陽轉,可確診為胎傳梅毒,按確診病例報告。 6)如果生母感染梅毒,其所生嬰兒無任何臨床表現(xiàn),TPPA陽性,RPR或TRUST滴度未達到生母滴度4倍,經(jīng)過3個月隨訪滴度升高4倍
48、及以上,可確診為胎傳梅毒,按確診病例報告。,3、胎傳梅毒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7)生母梅毒血清檢測,TPPA陽性(或TP-ELISA陽性),RPR或TRUST陽性,但滴度很低,在1︰4以內,生母既往無梅毒診斷與治療史;其所生新生兒梅毒血清檢測TPPA陽性(或TP-ELISA陽性),RPR或TRUST陽性,但滴度很低,在1︰4以內,新生兒無任何癥狀與體征。不應立即進行病例報告,應對新生兒進行隨訪。嬰兒隨訪3-6個月后,梅毒血清
49、檢測RPR或TRUST滴度上升4倍及以上,可確診為胎傳梅毒,按確診病例報告。,4、胎傳梅毒有以下情形不應進行報告: 1)已在其它醫(yī)療機構明確診斷的胎傳梅毒,到本醫(yī)療機構就診被診斷的。但對于到不報告性病疫情的醫(yī)療單位如私人診所、民營醫(yī)療機構就診者應除外。 2)已明確診斷的胎傳梅毒,在治療后,進行復診與隨訪檢測的。 3)已明確診斷的胎傳梅毒,在治療后,跨年度復診與隨訪檢測的。 4)對于生母在妊娠前感染梅毒,且在妊娠前已經(jīng)過
50、規(guī)范治療,經(jīng)充分時間(如2年)隨訪復查,其RPR或TRUST已轉陰,僅TPPA陽性,判為治愈;其所生嬰兒無任何臨床表現(xiàn),但嬰兒檢測TPPA陽性(或TP-ELISA陽性),RPR或TRUST陰性,不應進行病例報告。,4、胎傳梅毒有以下情形不應進行報告: 5)生母有既往梅毒規(guī)范治療史,生產(chǎn)后梅毒血清檢測TPPA陽性,RPR或TRUST陽性,但滴度很低,在1︰4以內;其所生新生兒梅毒血清檢測TPPA陽性,RPR或TRUST陽性,但滴度很低
51、,在1︰4以內。嬰兒隨訪半年后,梅毒血清檢測結果轉陰,不應進行病例報告。 6)生母梅毒血清檢測,TPPA陽性(或TP-ELISA陽性),RPR或TRUST陽性,但滴度很低,在1︰4以內,生母既往無梅毒診斷與治療史;其所生新生兒梅毒血清檢測TPPA陽性(或TP-ELISA陽性),RPR或TRUST陽性,但滴度很低,在1︰4以內,新生兒無任何癥狀與體征。不應立即進行病例報告,應對新生兒進行隨訪。嬰兒隨訪半年后,梅毒血清檢測結果
52、轉陰,不應進行病例報告,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二)、淋病 常規(guī)開展淋球菌革蘭染色涂片和淋球菌分離培養(yǎng),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可開展淋球菌核酸檢測。淋球菌血清抗體檢測和快速法檢測不能用于淋病診斷。,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二)、淋 病,1、 淋病診斷條件: ① : 病史:性接觸史,或性伴感染史。新生兒的母親有淋病。 ②:臨床表現(xiàn)特征: 尿道膿性分泌物;女性宮頸粘液膿性分泌物或
53、膿性分泌物;肛交者直腸粘液膿性分泌物或膿性分泌物;新生兒眼結膜膿性分泌物;其它部位淋病感染臨床表現(xiàn)。 ③:試驗室檢測: 1、 男性尿道(或眼結膜)分泌物涂片:陽性,(即查到多形 核白細胞內革蘭陰性雙球菌。) 2、淋球菌培養(yǎng): 陽性。 3、淋球菌核酸檢測:陽性。,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二)、淋 病,2、淋病診斷與報告病例分
54、類:確診病例(實驗室診斷病例):1、符合診斷條件:男性淋病(淋菌性尿道炎) ① :中的性接 觸史,或性伴感染史+②中的尿道膿性分泌物+③中任一項。 2、符合診斷條件:淋菌性直腸炎:①中的性接觸史,或性 伴感染史+②中的直腸粘液膿性分泌物或膿性分泌物+③中淋球菌培養(yǎng)陽性或淋球菌核酸檢測陽性。 3、符合診斷條件:咽部淋球菌感染:①中的性接觸史,或 性伴感染史+③中咽部淋球菌培養(yǎng)陽性或
55、淋球菌核酸檢測陽性。,確診病例(實驗室診斷病例): 4、符合診斷條件:女性淋?。芫詫m頸炎): ①中的性接 觸史,或性伴感染史+②中的宮頸粘液膿性分泌物或膿性分泌物+③中宮頸淋球菌培養(yǎng)陽性或淋球菌核酸檢測陽性5、符合診斷條件:新兒生淋菌性眼結膜炎: ①中新生兒的 母親有淋病史+②中的新生兒眼結膜膿性分泌物+③中任一項。 6、 符合診斷條件:其它部位淋?。?
56、 ①中的性接觸史,或性 伴感染史+②中的其它部位淋病感染臨床表現(xiàn)+③中淋球菌培養(yǎng)陽性或淋球菌核酸檢測陽性。,疑似病例: 符合診斷條件:①中任一項+②中任一項,無條件開展 實驗室檢測者。,2024/3/9,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二)、淋 病,4、淋病診斷與報告注意事項:(1)淋病診斷與報告的病例中,病例分類只有實驗室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沒有臨床診斷病例、病原攜帶者、陽性檢測病例。在填寫《傳染病
57、報告卡》時,只能選擇實驗室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中之一,不能選擇兩者,也不能選擇臨床診斷病例、病原攜帶者、陽性檢測?!秱魅静蟾婵ā飞系膶嶒炇以\斷病例就是淋病診斷標準中的確診病例。 (2)在《傳染病報告卡》上填報淋病時,應在“乙類傳染病”,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二)、淋 病,4、淋病診斷與報告注意事項:(3)當一個病人同時患有淋病和梅毒時,應填寫2張《傳染病報告卡》分別報告淋病與梅毒,不能錯誤地認為在“淋病
58、”前面的“ ”中打“√”同時代表淋病與梅毒病例。 (4)對于無癥狀的淋球菌感染病例無發(fā)病日期,在填寫報告卡中“發(fā)病日期”欄目時,填寫標本采集日期代替。 (5)許多女性淋球菌感染常無癥狀,婦科醫(yī)生接診女性就診者時,當發(fā)現(xiàn)宮頸有分泌物時,應進行淋球菌檢測,或進行轉診,以防止漏診。,5、淋病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1)發(fā)病后,就診于本醫(yī)療機構首次被診斷的。
59、(2)發(fā)病后,曾自行買藥治療或就診于其它醫(yī)療機構但未被診斷,而首次在本醫(yī)療機構被診斷的。 (3)既往有淋病病史,但已經(jīng)規(guī)范治療治愈者;后又再次感染,即明確有新性接觸史造成再次感染被診斷的。 (4)被診斷為其它部位的淋病,如新生兒淋菌性眼結膜炎、淋菌性咽炎、淋菌性直腸炎、男性淋菌性附睪炎與睪丸炎、女性淋菌性盆腔炎、淋菌性腦膜炎、播散性淋病等。 (5)符合淋球菌實驗室檢
60、測結果,但無臨床表現(xiàn)被新診斷為淋球菌感染的。,6、淋病有以下情形不應進行報告: (1)發(fā)病后,在其它醫(yī)療機構就診已診斷為淋病,到本醫(yī)療機構就診再次被診斷的。但對于患者到不報告性病疫情的醫(yī)療單位如私人診所、民營醫(yī)療機構就診應除外。(2)被診斷后按規(guī)范治療要求,進行復診與隨訪檢測的; (3)跨年度復診與隨訪檢測的。 (4)使用不符合實驗室檢測要求的試驗(如淋球菌血清抗體檢測、紙片法快速檢測等),檢測結
61、果為陽性的。,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三)、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 由“非淋菌性尿道炎”調整而來。 醫(yī)療機構應常規(guī)開展衣原體抗原檢測,有條 件的醫(yī)療機構可開展衣原體核酸檢測。衣原體血清抗體檢測不能用于本病的診斷。,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三)、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1、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診斷條件:: ①病史: a、性接觸史,或性伴感染
62、史。 b、新生兒母親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史。 ②臨床表現(xiàn): a、 有癥狀表現(xiàn):男性為尿道炎、附睪炎等;女性為宮頸炎、 盆腔炎等;肛門直腸部位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臨床表現(xiàn);新生兒眼結膜分泌物等。 b、無癥狀,或癥狀很輕微不易引起患者察覺。 ③實驗室檢測: a、
63、;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抗原檢測:陽性。 b、 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核酸檢測:陽性。 c、 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細胞培養(yǎng):陽性。,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三)、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2、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診斷與報告病例分類:確診病例(實驗室診斷病例):1、符合診斷條件:①+②中的有癥狀表現(xiàn)+③中的任一項。2、符合診斷條件:②中的有癥狀表現(xiàn)+③中的任一項。 病原攜帶者(無癥狀感染者): 1
64、、符合診斷條件:①+②中的無癥狀表現(xiàn)+③中的任一項。 2、符合診斷條件:②中的無癥狀表現(xiàn)+③中的任一項。,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三)、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3、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診斷與報告注意事項:(1)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診斷與報告的病例中,病例分類只有實驗室診斷病例和病原攜帶者,沒有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陽性檢測病例。。 (2)對于有癥狀表現(xiàn)的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病例,診斷和報告為實驗室診斷病例
65、;對于無癥狀表現(xiàn)的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病例,診斷和報告為病原攜帶者。,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三)、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3、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診斷與報告注意事項:(3)對于無癥狀的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病例無發(fā)病日期,在填寫報告卡中“發(fā)病日期”欄目時,填寫標本采集日期代替。 (4)許多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常無癥狀,婦科醫(yī)生接診女性就診者時,當發(fā)現(xiàn)宮頸有分泌物時,應進行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實驗室檢測,或進行轉診,
66、以防止漏診。,4、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病有以下情形應進行報告: (1)發(fā)病后,就診于本醫(yī)療機構首次被診斷的。 (2)發(fā)病后,曾自行買藥治療或就診于其它醫(yī)療機構但未被診斷,而首次在本醫(yī)療機構被診斷的。 (3)既往有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病史,但已經(jīng)規(guī)范治療治愈者;后又再次感染,即明確有新性接觸史造成再次感染被診斷的。 (4)被診斷為其它部位的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如
67、新生兒衣原體性眼結膜炎、衣原體(非L1、L2、L3型)直腸炎、男性衣原體性附睪炎與睪丸炎、女性衣原體性盆腔炎等。 (5)符合衣原體實驗室檢測結果,但無臨床表現(xiàn)被新診斷為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6、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病有以下情形不應進行報告: (1)發(fā)病后,在其它醫(yī)療機構就診已診斷為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到本醫(yī)療機構就診再次被診斷的。但對于患者到不報告性病疫情的醫(yī)療單位如私人診所、民營醫(yī)療機構就診應除外。
68、160; (2)被診斷后按規(guī)范治療要求,進行復診與隨訪檢測的; (3)跨年度復診與隨訪檢測的。 (4)使用不符合實驗室檢測要求的試驗(如衣原體血清抗體檢測等),檢測結果為陽性的。,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四)、尖銳濕疣 1、尖銳濕疣診斷條件: ① 病史: 性接觸史,或性伴感染史。 ②臨床表現(xiàn):生殖器或肛周部位有肉眼可見的 贅生物損害。 ③實驗室檢
69、測: a、疣體取材組織病理檢查:陽性。 b、疣體取材人乳頭瘤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四)、尖銳濕疣,2、尖銳濕疣診斷與報告病例分類:(1)確診病例(實驗室診斷病例): a、符合診斷條件:①+②+③中的任一項。 b、符合診斷條件:②+③中的任一項。(2)臨床診斷病例: a、符合診斷條件:①+②,未進行實驗室檢查。
70、 b、符合診斷條件:②,未進行實驗室檢查。,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四)、尖銳濕疣,3、尖銳濕疣診斷的關鍵點: 生殖器或肛周部位有肉眼可見的贅生物損害。,三、診斷標準要點與報告要求(四)、尖銳濕疣,4、尖銳濕疣的診斷與報告注意事項: (1)尖銳濕疣診斷與報告的病例中,病例分類只有實驗室診斷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沒有疑似病例、病原攜帶者、陽性檢測病例。在填寫《傳染病報告卡》時,只能選擇實驗室診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性病艾滋病病例報告
- 性病艾滋病病例報告概要
- 性病病例報告規(guī)范和管理要求
- 性病病例報告,及管理要求北京
- 性病診斷標準與病例報告知識題庫
- 肺囊腫性病例分析
- 梅毒篩查梅毒病例核查性病病例漏報調查
- 病例討論腎囊性病變
- 教育機構集聚性病例分析處置
- 附錄5性病診斷標準與病例報告知識題庫最后版
- 皮膚性病學病例分析最新整理
- 2022年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總結報告
- 2022年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總結報告
- 橋小腦角區(qū)占位性病變病例
- 性病流行情況和防控措施
- 慢性病的防控于云龍
- 小學慢性病防控工作材料
- 感染病例慢性病毒eb感染講訴
- 突發(fā)性耳聾76例回顧性病例分析.pdf
- 諾卡菌培養(yǎng)陽性病例臨床特點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