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過去的十年中,國際移民的成分從根本上發(fā)生了變化,并且,這種改變已經遍及全世界。隨著新的運輸和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發(fā)達國家產生了越來越多有選擇性的移民政策,從而在全球化過程中改變了國際移民的核心動力。新形式的相互依存以及雙邊和區(qū)域協(xié)定都有助于迅速改變數以千萬計的人的生活以及國家和社會的命運。盡管跨越國界的人類行為改變了國家和社會的形態(tài),但是他們所具有的全球視野、在國際國內的政治地位和巨大的經濟實力以及其社會影響帶來了近現(xiàn)代的創(chuàng)新。更重要的是
2、,數以百萬計的人在國外工作和定居為他們的孩子出生提供安全的場所,這使得國際移民這一重要現(xiàn)象影響了遷出國和遷入國。
本文基于網絡研究方法并結合全球移民數據集,直觀反映了國際移民的現(xiàn)狀,并豐富了現(xiàn)有的移民研究文獻。文章主要從網絡的視角研究了移民網絡的結構及演化。網絡中的每一個節(jié)點都具有獨特的結構,并對其他節(jié)點產生不同的影響。因而節(jié)點可以有效識別移民過程中不同國家之間的關系。
本文從塑造物質世界和社會世界的重要關系和鏈接來
3、理解,本文定義完整的國際移民網絡(CIMN)作為加權有向的人類遷徙圖,以世界各國作為節(jié)點,而現(xiàn)有的鏈接描述了世界上任何兩個國家之間遷移強度。本文分析描述了1960-2000年(每10年)國際移民網絡的加權結構特征及其隨著時間的演化,發(fā)現(xiàn)CIMN表現(xiàn)為擁有226個節(jié)點的巨大的聯(lián)通網絡,且在該段時間范圍內,該網絡同時表現(xiàn)出拓展性和集約性的增長,在國家之間新建立的鏈接數量增加了45%,而節(jié)點的平均強度則增加了近25%。本文還發(fā)現(xiàn),CIMN表現(xiàn)
4、出小世界的特征,它擁有一個較小且?guī)缀鹾愣ǖ木W絡直徑,平均路徑長度也在不斷減少,但聚類系數則在增加。
事實上,不是所有的移民關系對國家的重要程度都是一樣的(國家間移民目的地分布不均勻,一些國家比其他國家吸收更多的移民),為了理解它們的骨骼結構和群體動態(tài),本文提出并構建了top1目標網絡和top1起源網絡,即僅考慮每個國家與其他國家的最高鏈接權重(也就是說只有國家j是國家i的最重要的移民國,國家i與國家j才有連接;否則國家i與國家
5、j之間沒有連接)。具體來說,本文建立了top1目標網絡Top1D(只有國家j是國家i的top1移出國,國家i和國家j才有鏈接)和top1起源網絡Top1O(只有國家i是國家j的top1移入國,國家i和國家j才有鏈接)。在1960年和2000年之間的每十年,每個top1網絡覆蓋了大約50%的完成移民網絡存量。盡管重要,當前尚沒有從最重要的移民關系來考察移民網絡結構的學術成果。
通過實現(xiàn)Girvan-Newman算法和比較大量的個
6、體和群體說明他們之間的分歧以此來確定群體結構和演化的群體top1網絡。結果顯示如下:
(i)雖然80%的邊每十年之間仍然存在,但是剩余的20%顯示出其足夠強的群體改變,即top1網絡(起源和目標)表現(xiàn)的群體具有明確的結構和集群數目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相反趨勢;
(ii)擁有越來越少社區(qū)的TOP1目標網絡集中在發(fā)達國家,表現(xiàn)出更短的路徑,并傾向于更先進的國家,而擁有越來越多社區(qū)的TOP1起源網絡則集中在發(fā)達國家和較發(fā)達的發(fā)
7、展中國家并呈現(xiàn)較長路徑和更穩(wěn)定的團體;
(iii)僅少數國家對兩種TOP1網絡的社區(qū)演變中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本文發(fā)現(xiàn),第一集團包括擁有最多人口的最大國家,例如美國、俄羅斯、中國和印度,同時還包括西歐的法國、德國和英國等。美國即使是迄今為止擁有最大社區(qū)的TOP1目的國,然而從TOP1起源國這一角度看則被英國所取代,美國在社區(qū)的規(guī)模方面只排第6位;
(iv)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美國在移民的組成和數量上經歷了重大變化。從移民的
8、主要來源看,從以歐洲為主逐漸被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所取代,而中國,作為一個具有非常穩(wěn)定的社區(qū)結構的國家,成為亞洲國家的主要來源國。印度隨著社區(qū)規(guī)模的減少,呈現(xiàn)出對南亞和波斯灣地區(qū)國家的最短路徑。前蘇聯(lián)國家之間流動性的增加使俄羅斯在這兩個top1網絡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歐國家過去在移民輸出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隨著殖民地數量的增加,其位置由移民輸出國轉變?yōu)橐泼褫斎雵谶@兩種top1網絡中呈現(xiàn)出對大洋洲和非洲的短路徑。
9、此外,雖然宏觀結構(網絡)的方法涉及較高層次的理論抽象分析,個人層面(國家層面)方面重點關注微觀結構方法。聚焦于更完整的國際移民網絡,我們也試圖使用微觀結構的方法分析網絡。本文關注三元節(jié)點(三個節(jié)點)之間的關系作為整體網絡的構建塊,它有可能揭示網絡形成的過程,以及在理論上、實質上和形式上搭建國家行為和網絡結構之間的橋梁,這是一個給定的有向網絡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三元節(jié)點在國際移民網絡的首次嘗試。
使用全球移民數據集[1],本文
10、探討了1960年至2000年每個十年間完整國際移民網絡的微觀結構以及路徑演變,研究結果如下:
(i)網絡中的微結構不太趨于環(huán)狀結構,可能更趨于一個星型結構,相交或傳遞。在所有五個網絡中,零配置模型(003),單個有向邊(012)和兩個頂點(102)之間的相互連接占據最高比例,而比例最低的是由三元組030C所占據,后者表明,移民行動不傾向于循環(huán)結構。
(ii)完整的國際移民網絡是一個較低的動態(tài)網絡,其中微結構的最高數量
11、在轉型過程中保持相同的狀態(tài),只有少數的三元節(jié)點轉化成不同的形態(tài)。此外,對于零配置模型(三元節(jié)點003),完整的圖形(三元節(jié)點300)的穩(wěn)定演變表明,變化更多地發(fā)生在沒有完全連接的三元節(jié)點之間。
(iii)該網絡具有層層遞進的演變路徑,而非呈現(xiàn)跨越式的發(fā)展趨勢走向,具有平滑過渡特征,尤其是節(jié)點數鄰近的微結構的演化。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為了更好的理解從1960年到2000年間的國際移民網絡的結構和演化,相關結論對于管理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Research in Process Migr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pdf
-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pdf
- 2018版-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utlook 2018
- Risk modeling in interbank lending networks.pdf
- 外文原文-SECURITY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pdf
- Scheduling and Routing Algorithms for WiMax Mesh Networks.pdf
- Clustering Technigues for Data Management in Sensor Networks.pdf
- Security and Energy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pdf
- Routing and Security performance i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pdf
- Benchmark Tests of Two Applications on Supercomputers of Various Networks.pdf
- Network Coding Design in Wireless Cooperative Networks.pdf
- Groupwise Pairwise Scheme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pdf
- Distributed Graph Algorithms for Spectrum Al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pdf
- Spectrum Sensing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pdf
- Mining Conversing Groups of Chatters in IRC Social Networks.pdf
- Seamless Handover decision algorithms and optimization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pdf
- Maximum lifetime continuous query process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pdf
- Predicting axial piston pump performance using neural networks.pdf
- Modeling, Design and Analysis of Firewall Switch for High Speed Networks.pdf
- Predicting axial piston pump performance using neural networks.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