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面粉顏色是決定小麥品質的重要因素,小麥籽粒中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對面粉及其制品色澤存在褐變和漂白的雙重作用。因此探究POD基因的特性并開發(fā)相應的功能標記,對于改良小麥品質和分子輔助育種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選用豆麥/石4185RIL群體結合90K的iSelect基因芯片進行POD活性的QTL分析;應用同源克隆結合PCR驗證的方法,克隆POD基因并分析其在不同品種中的等位變異,開發(fā)相應的功能標記;分析281份不同麥
2、區(qū)品種的基因型與POD活性之間的關系并驗證功能標記的有效性。主要結果如下:
1.對豆麥/石4185RIL群體的214個品系,在4個環(huán)境下的POD活性分析表明,基因型、環(huán)境和基因型與環(huán)境互作效應對POD活性均具有顯著影響,籽粒POD活性的廣義遺傳力為0.76。因此,可以在小麥育種早期世代根據育種目標對POD活性進行選擇。
2.利用豆麥/石4185 RIL群體的214個品系、7391個SNP標記和一個新開發(fā)的STS標記對
3、普通小麥POD活性進行QTL分析。共檢測到3個QTL,QPod.caas-3AL、 QPod.caas-4BS和QPod.caas-5AS,分別位于3AL、4BS和5AS上。QPod.caas-3AL位于SNP標記Excalibur_c6906_1167和STS標記POD-3A1/POD-3A2之間,QPod.caas-4BS位于SNP標記BS00026143_51和Excalibur_c17607_542之間,QPod.caas-5A
4、S位于SN標記wsnp_ Ex_c16551_25061517和CAP8_s9855_165之間。QPod.caas-3AL、 QPodcaas-4BS和QPod.caas-5AS在不同環(huán)境下能分別解釋5.3-9.2%、9.3-21.2%和5.8-11.7%的表型變異。
3.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普通小麥3A、3B、7A、4A和7D染色體上POD基因的全長編碼序列,分別命名為TaPod-A1、TaPod-B1、TaPod-A
5、2、TaPod-A3和TaPod-D2,其編碼區(qū)(Coding sequence,CDS)長度分別為1107、1110、1089、1083和1077 bp。TaPod-A1和TaPod-B1基因都含有一個內含子,與水稻prx23基因一致;而TaPod-A2、TaPod-A3和TaPod-D2基因均不含內含子。
4.通過對不同小麥品種的TaPod-A1基因序列進行多態(tài)性分析,發(fā)現(xiàn)了TaPod-A1基因的兩個等位變異,分別命名為T
6、aPod-A1a和TaP od-A1b,并據此開發(fā)了一對顯性互補的功能標記POD-3A1和POD-3A2。POD-3A1在TaPod-A1a的材料中能擴增出291bp的片段,與低POD活性相關,而在TaPod-A1b型的材料中沒有擴增片段。POD-3A2則只能在TaPod-A1b型的材料中擴增出766bp的片段,與高POD活性相關,在TaPod-A1a型的材料中沒有擴增片段。利用一套中國春缺體-四體系、3AL和3AS雙端體系將POD-3
7、A1和POD-3A2定位在小麥3AL染色體上,與SNP標記連鎖分析結果一致。用此功能標記POD-3A1和POD-3A2檢測281份來自3個麥區(qū)的小麥材料,不同麥區(qū)不同基因型的POD活性差異達到5%顯著水平。此外,還利用豆麥/石4185RIL群體的214個品系對標記進行了驗證,4個環(huán)境下不同基因型的POD活性差異達到1%顯著水平;QTL分析結果表明QPod.caas-3AL即是TaPod-A1。因此,顯性互補的標記POD-3A1和PO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沙眼衣原體Ahpc基因克隆表達及過氧化物酶活性分析.pdf
- 鹽芥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及表達分析.pdf
- 番茄類囊體膜抗壞血酸過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白腐真菌多功能過氧化物酶基因克隆表達研究.pdf
- 植物過氧化物酶提取及電泳
- 鱖過氧化氫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及表達.pdf
- 溶酶體及過氧化物酶體
- 溶酶體過氧化物酶體
- 小麥過氧化物酶基因TaPrx的遺傳轉化及耐旱耐鹽功能鑒定.pdf
- 檉柳硫氧還蛋白過氧化物酶基因耐鹽功能分析.pdf
- 楊桃過氧化物酶及其活性變化的研究.pdf
- 萵苣過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及其在種子萌發(fā)中的功能研究.pdf
- 鹽脅迫對小麥過氧化物酶活性影響的機理研究.pdf
- 基于大豆過氧化物酶標記免疫蛋白芯片研制.pdf
- 日本沼蝦含硒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全長克隆及表達分析.pdf
- 蠟梅過氧化物酶體生成蛋白基因CpPEX22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pdf
- 紫花苜蓿過氧化物酶基因(MsPrx)的克隆及表達與轉化研究.pdf
- 龍眼果皮過氧化物酶的分離純化及cDNA的克隆.pdf
- 大鼠髓過氧化物酶mpo酶聯(lián)免疫分析
- 鹽芥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基因家族響應逆境的功能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