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高淑春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概 念,猩紅熱是由A組乙型(β型) 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征: 發(fā)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退后脫屑。并發(fā)癥有變應性心、腎、關節(jié)炎。,病原學,鏈球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健康人鼻咽部、皮膚、糞便及動物的糞便中??蓹z出,是人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梢鹦杉t熱、急性咽峽炎、丹毒、肺炎、心內膜炎、各種化膿性感染以及感染后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病原學特征,G+,球形、卵圓形,直徑0.5~2μm,鏈狀排列。有莢膜(培

2、養(yǎng)早期),無鞭毛、芽孢,有菌毛樣結構。對熱、干燥敏感,一般消毒劑可殺滅冷凍干燥保存,致病力可保存數月、 數年,溶血反應陽性,根據細胞壁表面所含抗原不同分為A-U(無I、J)19組含血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 h,菌落周圍產生2~4 mm溶血環(huán),病原學特征,病原學特征--毒素,紅疹毒素 有外毒素性質,有抗原性,可產生抗毒素,與猩紅熱的發(fā)熱和皮疹有關,有A、B、C三種抗原成分,不同株產生的紅疹毒素不同溶血素 分為“O”和“S”,可溶解紅

3、細胞,殺傷白細胞、血小板,毒害心臟,病原學特征—蛋白酶,鏈激酶 溶解血塊,阻止血漿凝固透明質酸酶 溶解組織中的透明質酸。鏈道酶(DNA酶)裂解高粘度DNA,破壞組織和細胞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酶血清混濁因子:α脂蛋白酶,抑制免疫,流行病學--傳染源,猩紅熱病人和咽部帶菌者。其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性疾病如扁桃體炎、咽峽炎、中耳炎、丹毒等也可作為傳染源,但傳染性遠不如猩紅熱。猩紅熱自發(fā)病前1日至出疹期傳染性最強,恢復期傳染性消失

4、。,流行病學--傳播途徑,空氣飛沫傳播(主要) 病人咽、鼻部和唾液中的細菌,通過談話、咳嗽和噴嚏等方式傳染易感者?!巴饪菩汀奔啊爱a科型”猩紅熱:偶見,細菌侵入創(chuàng)傷的皮膚、產道引起。,流行病學--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產生兩種免疫:抗菌免疫 、抗毒免疫1.抗菌免疫 產生緩慢,較弱,持續(xù)時間短暫,有型特異性。因A組β型鏈球菌各型M蛋白的抗原性不同,產生不同的抗體,故只對同型菌株具有免疫力,遇有其他型別菌株,仍可反復感染

5、,可致咽峽炎和扁桃體炎。,流行病學--易感人群,2.抗毒免疫 產生較快,較強,持久,由紅疹毒素刺激機體產生抗毒抗體。紅疹毒素有5種不同血清型,無交叉免疫,故患猩紅熱后再感染不同型紅疹毒素的毒株,仍可再患猩紅熱近年來猩紅熱輕型病例增多,與早期應用抗生素有關,可使人體免疫力產生不足,是猩紅熱復發(fā)和再感染增多的原因之一。,流行病學--流行特征,全年發(fā)病,冬春季多見各年齡組發(fā)病, 5~15歲高發(fā) 近年發(fā)病趨于輕型化 原

6、因:早期應用抗生素 鏈球菌變異 人體抵抗力增強,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一)   發(fā)病機制 菌血癥 飛沫

7、 發(fā)熱A組乙型鏈球菌 咽 血  粘膜充血 毒血癥 舌 楊莓舌 扁桃體腫大

8、 毛細血管 擴張充血 皮疹 咽峽炎,,,,,,,,,,,,,,,,,,,,,,,,,,,,,,,,A群溶血性 咽部粘膜及

9、 化膿性 毒血癥 鏈球菌 局部淋巴組織 咽頰炎 菌血癥 (病菌不斷增殖, 分泌毒素)

10、 化膿性病變 咽頰炎、扁桃體炎、遷徙性化膿性病變 (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纖維蛋白滲出) 頜下淋巴結炎、頸淋巴結炎 內臟(肝、心、腎、脾)細胞變性、壞死、充血、出血 中毒性病變

11、 皮膚 皮疹 脫皮 舌乳頭充血腫脹 草莓舌 楊梅舌,(皮疹及全身中毒癥狀,如發(fā)熱、頭痛、休克) 變態(tài)反應性病變 風濕性關節(jié)炎、急性腎小球腎炎、 (病程2~3周) 風濕熱、心肌炎、心內膜炎,,,,,,,,,,,,,,發(fā)病機制與

12、病理解剖,潛伏期 1~7 d,平均2~3 d。由于細菌毒力的強弱,侵入部位的差異,年齡和機體反應性不同,臨床表現差異較大。典型病例起病急驟,主要有發(fā)熱、咽痛和全身彌漫性紅疹三大臨床特征。,臨床表現,臨床表現--臨床類型,1.普通型(典型猩紅熱) 2.輕型3.重型(中毒型)4.膿毒型 5. 外科型和產科型,臨床表現--臨床類型,1.普通型(典型猩紅熱) 根據病程可分為三期: 前驅期、出疹期、恢復期根據病情:三

13、大特征性表現 發(fā)熱、咽峽炎、皮疹(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疹后脫屑),臨床表現--普通型,①發(fā)熱 多為持續(xù)性,體溫可達39℃左右, 伴頭痛、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一般中毒癥狀。 發(fā)熱高低及熱程與皮疹多寡及消長一致。自然病程約一周。②咽峽炎 咽痛明顯,常影響吞咽。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表面常附有點片狀黃白色滲出物,易于擦去。軟腭粘膜充血水腫,皮疹出現前常在軟腭粘膜等處可見小米粒樣點狀紅疹。③皮疹,臨床表現--普通

14、型,③皮疹 多在1~2病日出疹,此時體溫最高,全身癥狀也明顯。 皮疹自耳后、頸部開始,1d內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全身彌漫性充血潮紅的基礎上,出現分布均勻的針尖大小的丘疹,壓之退色,伴有癢感。少數表現為帶有小膿頭的粟粒疹或出血疹。在皮膚皺褶處如頸部、肘窩、腋窩、腹股溝等處,皮疹密集,或因壓迫摩擦引起出血,形成紫紅色線條,稱為“帕氏線(pastia線)”。面頰部充血潮紅,但口鼻周圍常無充血,形成相對蒼白,稱為“口周蒼白

15、圈”。皮疹約經1~2d達高峰,繼之依出疹順序開始消退,2~3d退盡,重者可持續(xù)一周。疹退后開始皮膚脫屑,皮疹越多越密脫屑越明顯。輕者為糠屑狀,重者脫皮早,多呈片狀,個別在手掌、足底等處大片狀脫皮,脫下的皮似指套或襪套狀。脫皮歷時1~4周不等。與發(fā)疹同時出現舌乳頭腫脹,初期為“草莓舌”,2~3d后舌苔脫落,形成“楊梅舌”。,皮 疹,皮 疹,皮 疹,皮 疹,皮 疹,帕 氏 線,帕 氏 線,帕 氏 線,口周蒼白圈,草 莓

16、舌,草 莓 舌,楊 莓 舌,皮 膚 脫 皮,皮 膚 脫 皮,臨床表現,2.輕型 近年多見,臨床表現輕,病程短,但仍有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并發(fā)癥的可能,應予以注意。3.重型(中毒型) 中毒癥狀明顯,可出現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休克等。近年少見。,臨床表現,4.膿毒型 罕見。多見于營養(yǎng)不良的兒童,主要表現:咽部嚴重的化膿性炎癥、壞死及潰瘍,??刹芭R近組織引起頸淋巴結炎、中耳炎、鼻竇炎等。亦可侵入血循環(huán)引起敗血癥及遷徙性化膿性

17、病灶。5.外科型和產科型 病原菌經傷口或產道侵入致病,咽峽炎缺如,皮疹始于傷口或產道周圍,然后波及全身,中毒癥狀較輕,預后較好,不需要隔離。,猩紅熱并發(fā)癥,治療越早,并發(fā)癥越少?;撔灾卸?、乳突炎、鼻竇炎 非化膿性關節(jié)炎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病程2~3周,并發(fā)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全心炎、急性腎小球腎炎,實驗室檢查,(一)血象 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常在80%以上,胞漿中可見中毒顆粒。(二)尿液檢查 常無明顯異常。

18、 并發(fā)腎炎時,蛋白增加,并出現紅、白細胞及管型。(三)細菌學檢查(分泌物培養(yǎng)和涂片) 咽分泌物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養(yǎng)可有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生長。 免疫熒光法檢查咽拭子涂片可發(fā)現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 咽拭子培養(yǎng)到溶血性鏈球菌是咽炎、扁桃體炎、猩紅熱診斷的“金標準”。在猩紅熱病程早期陽性率即相當高,對皮疹不太明顯或典型的病例尤具診斷價值。大概有10%患兒培養(yǎng)陰性,再次培養(yǎng)又有一部分可獲陽性結果。要在光線充足的

19、條件下用棉拭取材,棉拭輕輕刮拭兩側扁桃體隱窩、口咽部以及懸雍垂后的鼻咽部。取出棉拭時注意避免碰到舌和峽粘膜。,診 斷,臨床有發(fā)熱、咽峽炎、猩紅熱樣皮疹常規(guī)檢查 血、尿、咽拭子涂片檢查流行季節(jié)當地有同類病例發(fā)生,鑒 別 診 斷,麻疹風疹藥物疹金黃色葡萄菌感染:某些金葡菌菌株也可產生紅疹毒素而引起猩紅熱樣皮疹。 鑒別點:金葡菌感染皮疹多在起病3~5d開始,持續(xù)時間短,消退較快;無皮膚脫屑;全身中毒癥狀重,皮疹消退后全身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